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东莞月考)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中的a、b表示物镜,镜头a的放大倍数小于镜头b B . 若要把②中c处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左移 C . ③中放大的是物像的面积,其中X应为1024 D . ③中换用高倍物镜前不需要提升镜筒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B . 融合原生质体需放在无菌水中培养,以防杂菌污染 C .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可以用灭活的病毒对植物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 D . 融合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需要植物激素进行调节
  • 1. (2024高一下·麻涌月考) 建构模型可以使复杂的知识具象化、简单化,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课本章末复习的概念图属于概念模型 B . 实物、图画、显微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C . 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 D .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 .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C .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⑥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先生长期从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是世界上首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沙眼衣原体体内有多种细胞器 B . 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壁 C . 沙眼衣原体具有细胞膜、拟核、核糖体等结构 D . 沙眼衣原体和病毒具有相同的增殖方式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  2023年6月,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华南农业大学按照紫荆木的生境,选择在云开山保护区的适生区域进行了22株人工培育实生苗的野外回归前期实验。为探究紫荆木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探究:

    1. (1)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在获取悬浮原生质体时,常采用相应的酶进行去壁处理。
    2. (2) ①过程去壁处理前,要对外植体处理后才可接种培养;②过程称为,在该过程中所用到的关键植物激素有
    3. (3) LEA蛋白在植物遭受如盐害等胁迫时可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某研究团队将耐盐酵母LEA蛋白基因NLEAs作为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人紫荆木培育转耐盐基因紫荆植株。将NLEAs基因导人紫荆细胞,常采用法,获得含NLEAs基因的紫荆组织细胞后,可通过技术,得到转基因紫荆幼苗。如何鉴定转耐盐基因紫荆植株是否培育成功?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研究发现外源性甲醛(HCHO)可作为碳源参加常春藤的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Ru5P和Hu6P为中间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醛通过气孔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 . ①过程称为暗反应,与基粒的功能无关 C . 可用同位素标记法验证②过程 D . 细胞同化甲醛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对受体细胞进行显微注射时,细胞膜不会留下孔洞。下列选项中与此现象体现的原理不相同的是(    )
    A .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 B . 细胞自噬过程中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C . 神经细胞静息时胞内Na+浓度总是低于胞外 D . 红细胞变形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长时程增强(LTP)是指短时间内给突触前神经元快速重复性刺激后,在突触后神经元上可产生持续数天甚至数星期的突触电位增强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下图是海马区中CA3区与CA1区神经元之间LTP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AMPA受体与Na+通道偶联,NMDA受体与Ca+通道偶联,两者都能通过与谷氨酸结合而被激活

    A . 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引起Ca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内流 B . 新的AMPA受体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LTP的形成 C . 谷氨酸与AMPA受体结合实现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D .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NO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促进LTP的产生
  • 1. (2024高三下·广州模拟)  葡萄的生长发育受水和氮素的影响。研究人员探究荒漠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光合特性及葡萄品质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下表。

    施氮量/(kg·hm-2

    0

    150

    300

    450

    600

    可溶性糖/(mg·g-1

    235

    253

    273

    233

    229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尿素施入土壤后,会被土壤中的某些细菌分解成NH3 , NH3再转化为NO3-和NH4+ , 通常以方式进入植物根细胞。松土能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原因是
    2. (2) 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后叶片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从植物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 (3) 据表分析,可知施氮量在时葡萄可溶性糖的积累最多。若要进一步探究葡萄可溶性糖积累的最适施氮量,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