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以糯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酒的品质取决于菌种。下图表示酿制黄酒的一种工艺流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菌种a能产生淀粉酶,淀粉可作为菌种a的碳源和氮源 B . 菌种b在增殖过程中,应保证发酵装置内严格的无氧环境 C . 发酵后通过压榨过滤可以提高酒精产量 D . 工艺c表示灭菌,目的与“蒸煮”相同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桂圆也称龙眼,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可用于生产果酒。科研团队比较了5种酵母菌(3种酿酒酵母,2种非酿酒酵母)对桂圆果浆的发酵效果,并从中选择适宜的菌种进行发酵,以期得到品质更好的桂圆果酒。生产桂圆果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新鲜桂圆去皮去核→桂圆果肉→打浆→调酸→酶解→调糖→接种→发酵→过滤

    1. (1) 在发酵流程中应增加“桂圆去皮去核之前进行清洗”环节,该操作的目的是。调好的果浆装瓶时,注意瓶中要留有大约的空间,盖好瓶盖。然后将温度控制在进行发酵。
    2. (2) 下表中表示5种酵母(Y1—SY果酒活性干酵母;Y2—RW果酒活性干酵母;Y3—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Y4—耐高温高活性干酵母;Y5—生香活性干酵母)发酵的桂圆果酒品质(总酯与果酒的香味有关),根据表可得出的结论:应在5种酵母中选择两种酵母菌作为桂圆果酒发酵优良菌种。

      酵母

      酒精度/%

      总糖/(g/L)

      总酸/(g/L)

      总酯/(g/L)

      Y1

      13.4

      1.3

      6.8

      0.19

      Y2

      13.1

      2.4

      6.4

      0.18

      Y3

      13.3

      1.6

      6.2

      0.15

      Y4

      12.6

      3.4

      8.1

      0.11

      Y5

      11.0

      8.5

      7.6

      0.38

    3. (3) 酵母菌添加量过少时,可能导致或发酵失败。
    4. (4) 酿好的果酒可继续用于酿醋,其原理为(写出化学反应式)。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 (1) 制备稀释100倍的土壤浸出液,需要将5g土样加入ml无菌水中。
    2. (2) 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成分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
    3. (3) 在划线培养时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本实验理论上需要灼烧次。最终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4. (4) 科研人员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高降解能力的菌种,对上图得到的菌株再次进行纯化培养,测量不同菌株形成的菌落及透明圈直径,结果见下表。

      工程菌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菌株I

      8.1

      13.0

      1.6

      菌株Ⅱ

      5.1

      11.2

      2.2

      菌株Ⅲ

      9.5

      17.1

      1.8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其中降解除草剂能力最高的菌株是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实验小组从甲醛含量丰富的工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了能快速降解甲醛的菌株W,用于甲醛降解的生物处理,并探究了甲醛浓度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筛选培养基中的甲醛能为菌株W的生长提供碳源 B . 在350mg·L-1和600 mg·L-1时,菌株W的降解甲醛的量相同 C . 浓度超过750 mg·L-1后,高浓度的甲醛可能会抑制菌株的活性 D . 筛选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可用高压蒸汽锅进行灭菌处理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A与B的培养基中(“+”代表含抗生素,“+”的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代表不含抗生素),对两种抗生素的药性进行分析。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长期使用抗生素A可能会诱导结核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B . 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B的抑菌作用更强 C . 为排除杂菌的影响,倒平板前可对培养基采用煮沸灭菌或者高压蒸汽灭菌 D . 该实验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结核杆菌,待菌液被吸收后方可倒置培筹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如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能产生脲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 B . 图中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 C . 培养基中可添加KH2P04、Na2HP04以提供无机盐和作为缓冲剂 D . 培养基①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的作用是纯化培养产脲酶细菌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下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酿造葡萄酒时,在榨汁前,要先对葡萄进行,再去除枝梗,该步骤可以避免去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 (2) 用体积分数为对上述装置进行消毒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30℃的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
    3. (3) 10d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溶液对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呈灰绿色,则说明产生了酒精。
    4. (4) 产生酒精后,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的环境中,适时打开气阀向发酵液中充气。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在分离、纯化细菌的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下图,a、b、c、d是划线的四个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 B . 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 . 甲图中的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区域 D . 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根据堆肥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和选择培养基筛选原理来判断,下列最可能筛选到目标菌的条件组合是(    )

    A . a点时取样、尿素氮源培养基 B . b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C . b点时取样、蛋白胨氮源培养基 D . c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B . 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 C .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如酵母菌、毛霉、曲霉等 D . 制作泡菜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