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澧县三模)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 C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D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 1.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铝可用作导线 B . 医用酒精可用杀菌消毒 C . 氢氧化钠可用作调味品 D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 1. (2024·昆山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混合后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无色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B . 无色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雾 C . 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D . 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1. (2024·连州模拟) 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NaOH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2. (2) 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1. (2024·连州模拟)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用途

    性质

    A

    铜丝用于制作导线

    铜具有导电性

    B

    浓硫酸用做干燥剂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雷州模拟)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雷州模拟)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榕城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至消失 B . 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 . 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D . 向装有氢氧化铝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溶液变为红色
  • 1. (2024·惠城模拟) 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 夜间发现室内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B . 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 进行CO与CuO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前先通CO排尽装置内空气 D .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1. (2024·海珠模拟)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几位同学做了以下的尝试。
    1. (1)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他们继续如下操作: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出现现象,证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减少,可判断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乙同学改用与稀混合,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他据此认为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中和反应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 (2) 如图1所示,向溶液中通入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和温度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忽略)

      ①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溶液换成相应浓度的溶液也可以获得类似的图像

      B.该反应需要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C.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曲线获得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原因

      D.可以根据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完全反应

      ②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溶液依然是红色,此时溶液可能处于图中的(填“a”、“b”、“c”、“d”)点,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有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