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贵港模拟) 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燃烧条件

    C.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贵港模拟) 下列物质属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
    A . 二氧化碳 B . 氮气 C . 一氧化碳 D . 氢气
  • 1. (2024九下·惠安模拟)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月球资源探索

    研究表明,月壤中含有丰富的矿藏,如辉石、橄榄石和斜方石等。月球两极蕴藏着丰富的冰冻水,若被开发利用可满足未来登月以及地月轨道补给站的需求。最令人兴奋的是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原子核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3安全无污染,可作为核电站的能源。月壤中含有100万~500万吨氦-3,而100吨氦-3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1年全部能量的总和。然而,地球上氦元素主要是氦-4(原子核中含有2个质子,2个中子的氦原子),氦-3储量只有0.5吨左右,远远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1. (1) 月壤中几种矿藏的主要组成元素如表所示。

      矿物

      主要元素

      辉石

      Fe、Mg、Ca、Si、O

      橄榄石

      Fe、Mg、Si

      斜长石

      Ca、Al、Si、O

      ①月壤中含有铝的矿物是

      ②采回的月壤样品须存放在充满氮气的密封箱内,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2. (2) 从微观上看,月球两极冰冻水的化学性质是由(填微粒名称)保持。
    3. (3) 氦-3与氦-4的区别是。若月壤中的氦-3放出的能量全部供人类使用,至少可使用年。
    4. (4) 研究发现,月壤样品中的某些成分是良好的光化学催化剂,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氢气、甲烷(CH4)等。这一发现的意义是(答一条即可)。
  • 1. (2024九下·惠安模拟) 运用化学知识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用CO2制作灭火器 B . 用石墨制作水果电池电极 C . 用O2制作防腐气囊 D . 用纱布制作果蔬汁过滤器
  • 1. (2024九下·惠安模拟) 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 . NO2 B . CO2 C . SO2 D . 可吸入颗粒物
  • 1. (2024九下·宁德模拟) 下列实验不是利用气压差原理达到目的的是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验证生石灰与水是放热反应
  • 1. (2024九下·黑龙江模拟)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图A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碘和高锰酸钾固体,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0 mL水,振荡,观察现象。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 (2) 图B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向两瓶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3. (3) 图C实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植物油的作用是
    4. (4) 实验D的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答一点)。测定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答一点)
  • 1. (2024九下·黑龙江模拟)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

    B.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C.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D.原子核结构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江西模拟) 某班进行有关“压强差”系列实验的探究,如图所示。(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1. (1) 实验①:加入的红磷需过量的原因是。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
    2. (2) 实验②: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饱和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U形玻璃管中左侧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3. (3) 实验③:通入后,试管a中的液体被压入试管b中,观察到试管b中产生的现象是
  • 1. (2024九下·江西模拟)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甲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C . 反应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