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西模拟) 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②③④是分别用100 g水配制的不同状态下的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状态①的A溶液不饱和,状态②③④的A溶液饱和 B . 60℃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质量A>B C . 除去A中少量的B,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 ④的A溶液质量分数最大
  • 1. (2024·宜州模拟) 如图2所示装置是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研究25℃时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性。先打开止水夹,向3个充满二氧化碳的100mL烧瓶中分别注入20mL、40mL、60mL蒸馏水,再关闭止水夹,振荡前后压强的变化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2图3

    A . 曲线①中ab段对应的操作是迅速注入蒸馏水 B . 曲线①中cd段对应的操作可能是进行了振荡 C . 曲线③对应的实验是注入20mL蒸馏水 D . 实验说明:该条件下1休积水最多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
  • 1. (2024·宜州模拟)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4所示,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5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图4            图5

    A . 图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B . 图5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 . 图6中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D . 5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 1.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 加热到时现象如图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2. (2) 图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
    3. (3) 图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点表示的含义是  ;
    4. (4) 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为克,在时取克甲物质加入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甲的溶液  克,此时该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 1. 碳酸锶广泛应用于生产锶铁氧体磁性材料,现以粗碳酸锶含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碳酸锶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不溶或微溶性碳酸盐煅烧时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

    某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为可溶性碱。

    可能用到某些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粗碳酸锶“粉碎”的目的是  。
    2. (2) “煅烧”粗碳酸锶时,碳酸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3)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4. (4) 流程中需用温度为热水浸的目的是  。
    5. (5) “沉钡”过程中:

      写出含锶化合物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下表为溶液的加入量对溶液中含量的影响情况:

      溶液加入量

      过量

      过量

      过量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实际生产中加入过量溶液较为合适,原因是  。

    6. (6) “沉锶”反应后的“一系列操作”为  。
  • 1. (2024九下·沭阳月考)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B . 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 . 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 . 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 1. (2024九下·宿城月考)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 (2) t2℃时,将甲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回答一种即可)。
    3. (3) 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4. (4)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1. (2024·惠城模拟) 侯氏制碱法的简易流程表示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已知该反应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化学反应方程式:NaCl+CO2+NH3+H2O=NaHCO3+NH4Cl;②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2)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2024·长沙模拟) 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 (1)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 (写最简整数比)。
    2. (2) 要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 (3) t1℃时,相同质量的水分别溶解这两种物质,最多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氯化钠的质量(填“=”、“>”或“<”)。
  • 1. (2024·长沙模拟) 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P点的含义是
    2. (2) 时,将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 (3) 将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