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滕州模拟) 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安全

    ①稀有气体稳定可作保护气

    ②酒精能燃烧可做燃料

    ③铜具有导电性可做导线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

    ②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③重金属盐中毒可以喝鲜牛奶解毒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健康

    ①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②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③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减缓锈蚀

    ①钙元素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②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滕州模拟)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 . 玻璃杯 B . 铁栅栏 C . 羊毛衫 D . 塑料保鲜膜
  • 1. (2024九下·益阳大通湖管理模拟)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 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金 C . 盐: D . 有机物:
  • 1. (2024九下·东城模拟)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科研团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再通过多步反应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进一步合成淀粉。
    1. (1) 葡萄糖属于(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 (2) 二氧化碳能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②生成的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式)。

  • 1. (2024九下·青岛模拟)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

    方法或选用的试剂

    A

    鉴别羊毛和棉花

    灼烧法,闻气味

    B

    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顺序

    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C

    除CaCO3中混有的少量CaCl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通入NaOH溶液,再通入浓硫酸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大名模拟)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里,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
    1. (1) 釜是古代的一种金属锅具,用釜煮熟粽子是利用了金属的性。
    2. (2) 选用粽叶时,北方多用芦苇叶,为使芦苇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用(选填“氮”“磷”或“钾”)肥。
    3. (3) 腌制腊肉需要用到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 (4) 包制粽子时将用水泡好的粽叶卷成漏斗状,填入馅料,用棉线把粽子捆扎好。用到的棉线属于(选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5. (5) 煮粽子的锅内壁附着一层油污,在清洗时会加入少量的洗洁精去除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 1. (2024九下·恩施模拟) 下列对劳动项目的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

    用含铁酱油烹饪食物

    铁元素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C

    鉴别衣料是否含羊毛纤维

    羊毛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D

    用生石灰做“自热食品”发热包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立春立春是春耕的开始,分期施春肥是关键。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 (2)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常雨水约为 , 是因为空气中的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
    3. (3) 白露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纯棉制品有利于人体健康,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
    4. (4) 俗语说:“冬至饺子夏至面”,饺子皮和面条都富含的营养素是;使用食盐调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1.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中科大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转化过程如图所示(X是一种单质,转化I中另一种生成物为最常见的溶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X是氢气 B . 反应Ⅱ的生成物只有一种 C . 该反应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D . 反应Ⅰ中参加反应的CO2和X的质量比为22:1
  • 1.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教学做合一”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下列实践活动和化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原理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B

    用灼烧法区分棉线和羊毛

    棉线和羊毛灼烧后的气味不同

    C

    用炉具清洁剂清洗油烟机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

    D

    用活性炭净水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8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