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昭阳模拟)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 (1) 小组同学利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氢氧化钠属于(填“酸”“碱”或“盐”)。
    2. (2) 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料。下表是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①4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②小敏配制硝酸钾营养液时,操作过程如图所示。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C的溶液中加水g。

    3. (3) 向一支装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图A实验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图B实验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图D实验是向图C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判断图B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 1. (2024·昭阳模拟)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B . C . KCl D .
  • 1. (2024·怀化二模) 利用水氯镁石(MgCl2·6H2O)制备氢氧化镁是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下图是氢氧化钠法制高纯氢氧化镁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I需要用到种玻璃仪器;
    2. (2) 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3. (3)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1. (2024·沅江三模) 分类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 溶液 B . C . D .
  • 1. (2024·沅江三模)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上的浅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及黄色火焰,放热
  • 1. (2024九下·临淄期中) 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OH溶液和稀硫酸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BaCl2溶液、Na2CO3溶液、NH4Cl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色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有气泡冒出

    无明显现象

    产生沉淀

    A . 溶液X一定是NaOH溶液 B . 溶液X一定是稀硫酸 C . 乙一定是NH4Cl溶液 D . 丙一定是Na2CO3溶液
  • 1. (2024·吉安模拟) 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 . NH4Cl B . K2SO4 C . CO(NH22 D . Ca(H2PO42
  • 1.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 C . Nd3+的核外电子数为60 D . 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
  • 1. (2024·衡阳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量筒读数 C . 倾倒液体 D . 过滤
  • 1. (2024·衡阳模拟) 我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四种主途径。碳循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工业上设计如图所示方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尿素[CO(NH2)2](部分反应条件和物质未标出)。

    1. (1) 操作a的名称是
    2. (2) 步骤①中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是,通常采用喷淋方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优点是
    3. (3) 该工艺流程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