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往试管送入粉末 B . 加热液体药品 C . 熄灭酒精灯 D . 读取液体体积
  • 1. 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裂为原子 B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重新组成新分子 C .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D . 在化学反应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 1. 下列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结成冰 B . 干冰升华 C . 酒精燃烧 D . 木材粉碎
  • 1. 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铝 B.一氧化碳 C.氧气 D.酒精 E.二氧化碳 F.石蕊试液 G.碳酸钙 H.聚乙烯塑料

    1. (1) 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是 
    2. (2) 遇醋酸或二氧化碳会变红色的是 
    3. (3)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4. (4) 常见的金属是 
    5. (5) 冶炼金属的气体是 
    6. (6) 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 
    7. (7) 会对环境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8. (8)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1.  
    1. (1)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2. (2)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Ⅰ:CO;猜想Ⅱ:CO2;猜想Ⅲ:

    3. (3)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 (4) 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 (填序号)成立。
    5. (5)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取一定量碳粉和4 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混合液)

      m3

      m4

      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4﹣m3) (m1﹣m2)(填“>”“<”或“=”)。

    6. (6) 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7. (7)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1. (2024·邗江模拟) 下列属于人体呼吸作用的交换物质,且在呼出气体中,比吸入气体含量多的是( )
    A . B . C . D .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湿衣服晾干 B . 瓷碗破碎 C . 铁生锈 D . 石蜡熔化
  • 1. 某同学在量取液体时,开始仰视读数为 , 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 , 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A . 大于 B . 小于 C . 等于 D . 无法确定
  • 1.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的名称  。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3) 若用图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  时,再进行收集。
    4. (4) 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甲烷气体,可选用图中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代号
    5. (5) 若某气体只能用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 1. (2024·金坛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 C . 称量氢氧化钠 D . 量取水的体积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