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余江模拟) 有研究认为,强碱性溶液中反应分三步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A . 分子的构型为V型 B . 升高温度可以使增大 C . 反应的第二步为 D . 由K可知,第三步不是整个过程的决速步
  • 1. (2024·新余模拟) 苯乙烯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常用如下反应来制备:

    (g)(g)+H2(g)

    在T1℃、反应条件下,向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通入n(乙苯):n()为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乙苯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20.5%

    39.0%

    54.5%

    60.0%

    60.0%

    23.5%

    44.5%

    61.0%

    66.8%

    25.0%

    45.5%

    63.8%

    74.0%

    8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min内,乙苯的平均反应速率[v(乙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B . 若其他条件不变,把容器甲改为恒容容器,则平衡转化率变大 C . T1℃时,该反应的 D . 50min时,容器丙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1. (2024·新余模拟) “氢能源”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乙醇与水催化重整制“氢”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Ⅰ的
    2. (2) 反应Ⅱ的速率 , 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升高温度时(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压强为100kPa下,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和CO的选择性、乙醇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已知:CO的选择性

      ①表示CO选择性的曲线是(填标号);

      ②573K时,生成的物质的量为

      ③573K时,反应Ⅱ的标准平衡常数 , 其中为100kPa,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则反应Ⅲ的(列出计算式即可)。

    4. (4) 压强为100kPa,的平衡产率与温度、起始时的关系如图所示,每条曲线表示相同的平衡产率。

      的平衡产率:Q点N点(填“>”、“=”或“<”);

      ②M、N两点的平衡产率相等的原因是

  • 1. (2024·新余模拟) 催化剂催化加氢制甲醇的机理如图所示。已知:图中吸附过程表示为吸附过程表示为;氢化过程表示为(*为催化剂活性位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空位浓度高,有利于增强的吸附能力 B . 活化位点和活化位点是不相同的 C . 脱附过程表示为 D . 降低氢化过程的活化能,一定能有效加快甲醇的生成速率
  • 1. (2024·江西模拟) 某实验室测定并计算了在136~180℃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得到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②高温下可自发进行 B . 反应 C . 升温,反应体系中分子总数会增大 D . 当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反应①和②已达平衡状态
  • 1. (2024·江西模拟)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的关键技术是运用催化转化法实现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资源化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有效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并且能充分利用碳资源。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涉及的反应如下:

    Ⅰ.   kJ⋅mol-1

    Ⅱ.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CO加生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加入催化剂,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反应体系已达平衡

      c.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反应体系已达平衡

      d.平衡后缩小体积增大体系压强,有利于提高产率

      e.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Ⅱ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移

    3. (3) 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发生反应I,实验测得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图中A点对应的甲醇的体积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③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用表示)。

    4. (4) 0.5 MPa下,将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的转化率、或CO的选择性以及(的收率(的收率的转化率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曲线a表示(填“”或“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270℃时,对应CO的吸收率为;在210~250℃之间,的吸收率增大的原因是

  • 1. (2024·茂名模拟) 某小组探秘人体血液中的运载氧平衡及酸碱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人体运载氧平衡及CO中毒、解毒机制。

      人体中的血红蛋白(Hb)能被CO结合而失去结合能力,吸入高压氧可以使血红蛋白恢复结合能力,原理如下:

      ⅰ.    

      ⅱ.    

      ⅱ.    

      ⅳ.    

      (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 (2) 也影响Hb结合的能力,反应如下:     ,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3. (3) 36.5℃时,氧饱和度[]与氧气的平衡分压[]关系如下图所示,计算36.5℃时A点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氧气的平衡浓度可用氧气的平衡分压代替)。

    4. (4) Ⅱ.人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

      正常人体血液中主要含有和形成的缓冲溶液,能缓解外界的酸碱影响而保持pH基本不变。正常人体和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见表:

      项目名称

      结果浓度

      参考范围

      正常人

      代谢性酸中毒病人

      分压/mmHg

      40

      50

      35~45

      24.2

      19

      23.3~24.8

      血液酸碱度(pH)

      7.40

      7.21

      7.35~7.45

      37℃时的水解常数 , 已知某同学血浆中 , 写出人体血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方程式;请判断该同学血液的pH是否正常。(填“是”或“否”)

    5. (5) 人体酸碱平衡维持机制简要表达如下图:

      ①当人体摄入酸过多时,肺通过呼吸排出的(选填“增加”或“减少”)。

      ②对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人应该采用什么治疗方法。(选填字母)

      A.口服0.9% KCl溶液                            B.口服5%葡萄糖溶液

      C.静脉注射5% 溶液                        D.静脉注射0.9% NaCl溶液

  • 1. (2024·茂名模拟) 我国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催化剂电化学催化生产HCOOH的催化性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三种催化剂,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 . 该反应过程仅涉及键的断裂与形成 C . 相同条件下,HCOOH(l)比(g)稳定 D . 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In(101)时,反应过程中*OCHO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 1. (2024·佛山模拟) 一种催化制备的部分反应历程和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4个基元反应 B . 升温有利于的吸附 C . 反应不是决速步 D . 增大的投入量,可提高其平衡转化率
  • 1. (2024·佛山模拟) 金属有机配合物广泛应用于各类催化反应。
    1. (1)

      Ⅰ.某铁的配合物催化1-丁烯和加成的部分历程如图。

      ①写出1-丁烯和加成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丙→乙的活化能为 , 则甲→丙的反应热△H=(用含a的式子表达)。

    2. (2) 甲、乙的结构如图所示,Ar表示苯基。

      ①乙中Fe的配位数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甲→乙的过程中有键的断裂和形成

      B.乙→丙的速率比甲→乙慢

      C.升高温度,乙的平衡浓度减小

      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1-丁烯的平衡转化率

    3. (3) Ⅱ.某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反应为:。该金属配合物的吸光度A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为定值]。为M和R完全反应的吸光度,为实际测得的最大吸光度,吸光度和的浓度成正比。

      x=

    4. (4) 解离平衡的解离度(即的平衡转化率)为(用含的式子表示)。
    5. (5) 若x=1,将10mL 0.01 、5mL 0.001 M溶液、5mL 0.001 R溶液混合,测得解离度 , 计算的解离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