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1. (1) I.回答下列问题
      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不同时发生反应2CO(g)+SO2(g)S(l)+2CO2(g)。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分析,选择做催化剂最好。某种铁镍合金的立方晶胞如图2所示,镍原子的配位数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2. (2)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和1 mol SO2 , 发生上述反应,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3所示。压强p1、p2、p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点对应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 x为物质的量分数]。
    3. (3) Ⅱ.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 , 反应如下:

      主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49.01kJ/mol

      副反应:CO2(g)+H2(g)CO(g)+H2O(g) ∆H=+41.17kJ/mol

      在一定条件下,向某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a molH2发生反应。实验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CH3OH的选择性

      图中表示平衡时的选择性的曲线为(填“X”或“Y”);温度低于280℃时,曲线Y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

    4. (4) 240℃时,容器内达到平衡状态时副反应的K=1,则初始充入H2的物质的量a=mo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 (2024·怀化模拟) 2NO2(g) N2O4(g), , 其中只与温度有关,T0时, , 将一定量的充入注射器中,改变活塞位置,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d点 B . T0时,K=0.5 C . T1时, , 则T1<T0 D . 保持容积不变,再充入一定量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 1. (2024·怀化模拟) 一种利用H2直接合成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100% B . 步骤2中,若完全反应,则理论上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C .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D . 中Pd的化合价不相同
  • 1. (2024·成都模拟) 氟化学在现代无机化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首次通过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制备 , 两极均有气体产生。装置如图所示,钢电极与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相连,阳极反应式为,两极产生的气体产物必须隔开的原因是

    2. (2) 已知:   ;F—Cl(ClF中)的键能为248kJ/mol,F—Cl(中)的键能为172kJ/mol,F—F的键能为157kJ/mol。

      计算:Cl—Cl的键能为kJ/mol。

    3. (3) 氟单质的氧化性很强,可与稀有气体氙(Xe)同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标准平衡常数

      (523K)

      (673K)

      ⅰ.

      ⅱ.

      ⅲ.

      36

      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 , 其中kPa,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e和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体系达到平衡

      B.当Xe与的投料比为1∶1时,的平衡转化率大于Xe

      C.达到平衡后将从体系中移除,反应ⅰ、ⅱ、ⅲ均正向移动

      D.反应ⅰ、ⅱ、ⅲ均为放热反应

      ②在600K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0.0mol Xe和60.0mol  , 10min时,产物的物质的量(n)如表所示。10min内,Xe的平均反应速率为的转化率为

      物质

      n/mol

      3.6

      17.4

      0.4

      ③523K时,以Xe和制取。反应达到平衡时,欲使产物的分压为kPa。

    1. (1) I.在一定温度下,4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比较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填“>”“=”或“<”)
    2. (2) 若 , 计算反应开始至时刻用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3. (3) 时刻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为
    4. (4) 如果升高温度,则(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 (5) II.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纯锌粉/g

      硫酸溶液/mL

      温度/℃

      硫酸铜固体/g

      加入蒸馏水/mL

      2.0

      50.0

      25

      0

      0

      2.0

      40.0

      25

      0

      10.0

      2.0

      50.0

      25

      0.2

      0

      2.0

      50.0

      25

      4.0

      0

      ①本实验待测数据可以是,实验Ⅰ和实验Ⅱ可以探究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Ⅲ和实验Ⅳ的目的是 。

    6. (6) Ⅲ.氢气燃料电池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一种氢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电极若该极改为通入 , 其电极反应式为

  • 1. (2024高一下·禄劝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 反应停止了 B .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2:3
  • 1. (2024高一下·保山期中) 工业上,常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制得水煤气(主要成分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上述反应相同的是____。

    2. (2) 一定条件下,焦炭和水蒸气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3. (3) 298K时,1gH2燃烧生成H2O(g)放热121kJ,1molH2O(l)蒸发吸热44kJ,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 (4) 恒温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2NH3若5min时测得氢气浓度为0.9mol/L,则用氨气表示5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N2的转化率为,欲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任意答2点)
    5. (5) 工业制备硝酸过程中,通常对氨气进行催化氧化,其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高一下·保山期中)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A . NO:0.09mol·L-1·min-1 B . H2O:0.12mol·L-1·min-1 C . NH3:0.12mol·L-1·min-1 D . O2:0.075mol·L-1·min-1
  • 1. (2024高二下·保山期中)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氨的用途广泛。

    已知:   kJ·mol

       kJ·mol

    N2(g)+3H2(g) ⇋2NH3(g)  ∆H3

    1. (1)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 (2)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主要方法是Haber­Bosch法:通常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400~500℃和10~30MPa的条件下,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

      ①该反应放热,但仍选择较高温度,原因是

      ②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数据如下:

      物质

      平衡时物质的量

      0.2

      0.6

      0.2

      该条件下的转化率为%(保留1为小数),平衡常数(用分数表示)。

      ③若按以下浓度投料,其它反应条件与②相同,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填“正向”、“逆向”或“无法判断”)。

      物质

      起始浓度(mol·L)

      0.5

      1.5

      0.5

    3. (3) 已知反应N2(g)+3H2(g) ⇋2NH3(g)   , 将按一定比例通入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相同时间后,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4. (4)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反应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 (2024高二下·保山期中) 已知298K时, , 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点对应的溶液中, B . 表示时,加水,Q点最终将移向N点 C . 表示时,P点会有(s)析出 D . 的平衡常数K=8100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