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卢龙期中) 乙炔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炔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B . 乙炔中所含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3∶2 C . 乙炔和苯具有相同的实验式 D . 已知反应  , 则该反应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 1. (2024高一下·铜仁期中)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向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该密闭容器的体积为升;若 , 则内用表示反应速率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能使该反应的速率增大的是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充入He气增大压强     D.选择高效催化剂

      ④下列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2. (2) 已知断裂几种化学键要吸收的能量如下:

      化学键

      断裂键吸收的能量

      415

      497

      745

      463

      已知的结构式分别为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和气态水时放出热量。

    3. (3)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为氢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均为惰性电极。

      ①使用时,氢气从口通入(填“”或“B”)

      极的电极反应为:

  • 1. (2024高一下·铜仁期中) X(g)+3Y(g)2Z(g) △H=-a kJ/mol(a>0)。一定条件下,将1 molX和3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反应10 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s) B . 10 min内,消耗0.2 molX,生成0.4 molZ C . 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 D . 10min内,X和Y反应吸收热量为0.2a kJ
  • 1. (2024高三下·杭州模拟) 乙二醇是应用广泛的化工产品,草酸二甲酯的热催化加氢是生产乙二醇、乙醇酸甲酯的重要工艺。主要反应如下:

    I.

    II.

    III.

    1. (1) 写出由草酸二甲酯热催化加氢生成乙二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计算表明,反应Ⅲ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平衡常数大于 , 可以认为反应Ⅲ几乎不可逆,为了限制反应Ⅲ对乙二醇产率的影响,可采取的最佳措施是____。
    3. (3) 在选定催化剂后,科研人员研究了投料比和压强对反应平衡的影响,测得在的等温等压条件下,原料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及产物的选择性(S)随投料比的变化关系如图1(生成某产物的草酸二甲酯的物质的量/参与反应的草酸二甲酯的总物质的量)。

       

         图1   图2

      ①当投料比大于80时,乙醇酸甲酯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

      ②已知投料比为60时,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为 , 该条件下不发生反应Ⅲ,则最终收集的流出气中甲醇蒸气的分压为(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4. (4) 在等压、投料比为50的条件下,科研人员测量了原料草酸二甲酯的转化率()及各产物的选择性(S)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

      ①当反应温度高于时,乙二醇的选择性降低,原因是

      ②请在图3(见答题卷)上画出乙醇酸甲酯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

  • 1. (2024·绵阳模拟) 先进的甲醇低压羰基合成乙酸工艺的普及推广,导致我国乙酸产能过剩。使用特定催化剂进行乙酸直接加氢制备乙醇的反应原理如下:

    主反应:H1

    副反应:

    副反应的反应热绝对值远远小于主反应的反应热绝对值。

    1. (1) 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H3COOH(g)、5 mol H2(g)通入到恒压密闭容器中(不考虑副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4%,该反应放热a kJ。则该温度下主反应的△H1=。该反应自发发生的条件为(选填“高温”“低温”或者“任何温度”)。
    2. (2) 250℃下,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2(g)和CH3COOH(g) (不考虑副反应),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
    3. (3) 已知:Ⅰ.S表示选择性,且主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往往大于副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Ⅱ.

      n(H2):n(CH3COOH)=10时:2 MPa下,平衡时S(乙醇)和S(乙酸乙酯)随温度的变化;250℃下,平衡时S(乙醇)和S(乙酸乙酯)随压强的变化均如图所示。

      ①250℃下,乙醇选择性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是(填字母)。

      ②曲线b变化的原因是

      ③150℃,在催化剂作用下H2和CH3COOH反应一段时间后,乙醇的选择性位于m点。不改变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一定能提高乙醇选择性的措施(填一条)。

    4. (4) 一定温度和恒定压强下,向初始体积为1 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H2和1 mol CH3COOH同时发生主反应和副反应,测得平衡时n[H2O(g)]=0.8 mol,体系中气体物质的量减小20%,则平衡时,c(H2)mol/L,主反应的Kc=
  • 1. (2024·长沙模拟) 神舟十五号顺利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Ⅰ.火箭推进剂的研究是航天工业中的重要课题,常见推进剂的燃料包括汽油液肼(N2H4)、液氢等,具有不同的推进效能。回答下列问题:

    1. (1) 火箭推进剂可用N2H4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2H4(l)+N2O4(g)=3N2(g)+4H2O(g)   ∆H1。相关物质的摩尔生成焓∆HfHm如下表所示。

      物质

      N2O4(g)

      N2H4(l)

      H2O(g)

      摩尔生成焓∆HfHm(kJ/mol)

      +10.8

      +165.8.

      -242.0

      注:一定温度下,由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用∆HfHm表示。如N2H4(1)的摩尔生成焓:N2(g)+2H2(g)=N2H4(l)   ∆HfHm =+165.8kJ/mol

      ①∆H1=kJ/mol。

      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分析,N2H4(l)作推近剂燃料可与N2O4(g)自发进行反应的原因是

    2. (2) 火箭推进器内氨氧燃烧的简化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其反应机理。

      该历程分步进行,其中氢氧燃烧决速步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3. (3) Ⅱ.利用“一碳化学”技术可有效实现工业制氢,为推进剂提供了丰富的氢燃料,该工业制氢方法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a:CH4(g)+CO2(g)=2CO(g)+2H2(g)  ∆H1=+247 kJ/mol

      b:CO(g)+H2O(g)=CO2(g)+H2(g)  ∆H2=-41kJ/mol

      已知为反应的标准压强平衡常数,其表达方法为: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各组分气体平衡时的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kPa)除以标准压力pΦ(pΦ=100kPa)。反应a、b的ln随(T为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表示反应b的曲线为,反应a的标准压强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维持T1温度下,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量CH4、CO2、H2O混合气体发生反应a、b,初始压强为120kPa,达平衡时体系压强为140kPa.该温度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为,H2的平衡分压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kPa。

    4. (4) Ⅲ.电解法在物质制备中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可广泛用于化工生产。

      我国科学家报道了一种在500℃下电解甲烷制氢的方法,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请写出Ni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 1. (2024·湖南模拟) 水煤气是一种优质燃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方法是将水蒸气与焦炭在高温下混合反应,然后投入固体进行处理。

    I.在温度下将高温水蒸气通入炽热的焦炭中,其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反应如下:

    反应方程式

    焓变

    压强平衡常数

    1. (1) 已知反应的焓变 , 近似认为反应焓变不随温度变化,则焦炭的燃烧热
    2. (2) 在温度下体系达到化学平衡,将这一时刻记为 , 然后将可压缩的恒温反应容器突然压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将压缩之后这一瞬间的时刻记为 , 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时刻记为 , 则____(填标号)。
    3. (3)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很小,若近似忽略生成的反应,在一个体积固定的恒温容器内投入足量焦炭与一定量的水蒸气,在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 下图的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达到平衡时不同的转化率对应的水蒸气分压、分压、体系的总压,则代表分压的曲线是(填标号)。欲使平衡转化率为 , 则初始充入水蒸气的压强应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Ⅱ.投入固体可吸收反应产生的 , 生成。除了以外,钙还有多种氧化物。

      在大约的高压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与反应得到由构成的另一种钙的氧化物 , 预测的VSEPR模型名称是.

    5. (5) 反应生成的在自然界中会被溶解有的雨水溶蚀,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已知 , 碳酸的(碳酸浓度以形式计算)、某雨水恰好能够溶解 , 此时该雨水中的浓度为 , 忽略固体溶解产生的体积变化,则此时该雨水的
  • 1. (2024·汕头模拟) 金属钛(Ti)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转化为 , 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
    1. (1) 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2. (2) 转化为有直接氯化法(Ⅰ)和碳氯化法(Ⅱ)。

      Ⅰ.  

      Ⅱ.  

      已知:的燃烧热为393.5',的燃烧热为283.0

      ②碳氯化反应过程中CO和可以相互转化,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碳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CO反应为放热反应

      B.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减小

      C.增大压强,碳氯化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如图2所示晶胞中位于所构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则的配位数是6

      ③碳氯化法中生成CO比生成更有利于转化为 , 从熵变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 (3) 经光谱分析在碳氯化反应中有光气()生成,后继续反应,有理论认为机理如下:

      一分子含有个σ键,决速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

    4. (4) 在 , 将、C、以物质的量比1∶2.2∶2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①反应的平衡常数Pa。

      ②图中显示,在200℃平衡时几乎完全转化为 , 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

  • 1. (2024·岳阳模拟)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可以实现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  

      

    密闭容器中,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时,在不同条件下(①温度为250℃下压强变化,②压强为下温度变化)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的焓变 B . 在250℃、条件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0 C . 当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时,的平衡转化率为11.3% D . 提高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需要研发在高温区的高效催化剂
  • 1. (2024·绍兴模拟) I.电解法可处理氯化钙废同时,吸收CO2 , 装置如图所示。
    1. (1) 阴极室发生的变化可视为两步,电极反应式:
    2. (2) II.工业含硫烟气污染大气,研究烟气脱硫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一、H2还原脱硫:

      300℃,发生反应:①  

        

        

      请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三个反应的之间的关系

    3. (3) 反应③,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 平衡常数 , 测得平衡时的浓度均为 , 则平衡时的值为
    4. (4) 方法二、O2氧化脱硫:

      某同学探究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 , 以N2作稀释剂,一定温度下,通入反应生成 , 其中不同温度下,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5. (5) 在SO2与O2反应过程中掺入少量CH4有利于提高SO2转化成SO3 , 其中一种解释是甲烷参与氧化反应过程中存在如图机理。原料以一定流速通过反应容器,出口处测SO3的含量,结合机理说明甲烷体积分数增大,SO3体积分数也增大的理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