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世界田径锦标赛第六个比赛日在争夺女子铁饼决赛中,中国选手冯彬第一投即掷出69.12米,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并夺冠。如图是冯彬在餐后及运动过程中两种主要分泌物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餐后冯彬胃内的食物和胃酸进入小肠,刺激细胞,使其合成并分泌促胰液素,该激素通过运输到达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进而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
    2. (2) 分泌物甲是胰岛B细胞分泌产生,它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后,又会反过来抑制分泌物甲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该调节机制在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对于维持机体稳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稳态是指
    3. (3)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2~2.5h机体内分泌物乙增多,该过程涉及的反射弧为;分泌物乙作用是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以高血糖、酸中毒、酮症等为主要表现,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胰岛素能有效降低血糖,控制DKA.为探究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DKA患儿机体内环境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1

    炎症细胞因子IL-6/(pg。mL-1

    尿酮转阴时间/h

    pH恢复时间/h

    观察组

    治疗前:9.58 治疗后:6.25

    治疗前:49.81 治疗后:22.25

    23.69

    13.22

    对照组

    治疗前:9.87 治疗后:8.11

    治疗前:49.75 治疗后:28.94

    31.25

    17.98

    注:观察组患儿接受静脉持续滴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A . DKA患儿体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较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 B . DKA患儿血浆pH维持在7.45~7.55之间,表明pH已恢复正常 C . 实验中皮下注射与静脉滴注胰岛素,胰岛素都直接进入血浆中 D . 注射胰岛素后,DKA患儿病情恢复的过程中不仅仅有体液调节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数亿, 自1921年班廷提取胰岛素并用于治疗糖尿病以来, 胰岛素拯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人类生产胰岛素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1. (1) 在人类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最初表达的是由11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链状胰岛素原前体(下图1,图中aa代表氨基酸), 肽链由N端(游离-NH2端) 的S区引导进入,随后S区被切去。肽链的氨基酸之间通过形成多个氢键等, 从而使得肽链能,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原(B-C-A)。
    2. (2) 胰岛素原借助囊泡被转运至高尔基体。当机体接到胰岛素需求指令后,高尔基体内的酶再切除胰岛素原中的C区,C区被切除后胰岛素原的结构进一步改变,最终形成A区与B区相连的活性胰岛素。上述S区、C区被酶切除的过程就是(氢键/二硫键/肽键) 水解的过程。胰岛素是蛋白质,三个二硫键正确搭配的意义是
    3. (3) 活性胰岛素仍然要借助于囊泡, 才能安全高效地分泌到细胞外, 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并消耗能量。胰岛素的功能主要指胰岛素促进,从而增加血糖去向, 降低血糖浓度。
    4. (4) 鉴于活性胰岛素仅含 A区和B区, 专家以大肠杆菌为受体,设计的人胰岛素基因工程生产技术路线(AB 表达法) 是: 化学合成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分别与质粒连接→构建成pIA1 和pIB1质粒→pIA1和pIB1质粒分别导入大肠杆菌受体→表达人胰岛素的A区和B区→A区与B区混合形成二硫键→活性胰岛素。AB表达法中目的基因的具体名称是。因一些胰岛素蛋白形成了错误的二硫键,而没有生物活性,由此法生产重组人胰岛素效益低、成本高。专家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胰岛B细胞内C区可能起到组装A区和B区的“脚手架”作用。为验证此假说,他们采用酶以人胰岛 B 细胞的 mRNA为初始模板合成DNA,再扩增DNA 获得目的基因,然后制备B-C-A多肽链,最后再用酶模拟细胞内的过程将C区切除(图2) 。由此(BCA表达法)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人体每天都通过饮食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 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其中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尿崩症分为两种类型: 因抗利尿激素缺乏而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和因肾脏对抗利尿激素敏感性缺陷而引起的肾性尿崩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小管细胞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B . 给肾性尿崩症患者适量注射抗利尿激素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C . 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渗透压升高,有利于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D .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主要是机体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来实现的
  • 1. (2024高三·贵阳模拟)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 . 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 .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D . 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
  • 1. (2024高三下·黔西模拟)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甲状腺抗体,此抗体能破坏甲状腺上皮细胞。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③表示的激素是,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2. (2) 甲状腺抗体由分泌,破坏甲状腺上皮细胞后,图中(填序号)含量升高。
    3. (3) 图中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调节,在血糖平衡调节中与③作用相抗衡的激素是
    4. (4) 激素调节的特点有(答出2点即可)。
  • 1. (2024高三下·黔西模拟)  长期高糖饮食会使胰岛素的合成量远超内质网的折叠能力,导致胰岛素发生错误折叠,从而激活内质网膜上的相应受体,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最终制造出更多的内质网和伴侣蛋白,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伴侣蛋白能协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积累过多而超过伴侣蛋白的校正能力时会引发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胰岛素分泌的神经调节中,胰岛B细胞既做感受器也做效应器 B . 伴侣蛋白可以使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C . 伴侣蛋白数量过少是长期高糖饮食的人易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D . 错误折叠的胰岛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蓝色反应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研究表明,过度摄入富含膳食果糖和脂肪的饮食会有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的病因有多种,如图表示糖尿病病因的两种形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抗体1和抗体2(填“能”或“不能”)由同一个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理由是。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类疾病称为
    2. (2) 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
    3. (3) 结合题图尝试解析抗体⒉导致患糖尿病的机理;机体产生了抗体攻击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MR(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由配体活化的胞质受体,不同细胞的MR活化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心血管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甚至改变离子通道活性,从而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图表示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 . 下丘脑分泌CRH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此时下丘脑作为感受器起作用 B . CRH、ACTH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C . 在肾上腺盐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D . MR与肾上腺盐皮质激素都有特异性,利用MR拮抗剂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运动强度是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单位)的运动量。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不同运动强度下,骨骼肌细胞中供能物质(糖类和脂类)的质量百分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在低强度运动时,消耗的O2可与[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少量能量 B . 人在中强度运动时,主要由骨骼肌细胞中的脂肪分解供能 C . 人在高强度运动时,消耗的ATP全部来自线粒体 D . 由低强度运动转为高强度运动时,肌糖原消耗加快,血糖浓度变化不大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9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