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定海月考)  如图,生态学家提出群落的演替可能存在三种模型:(a)促进模型: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自身的生存,而促进了后来其他物种的繁荣;(b)忍耐模型:物种的替代取决于物种的竞争能力,先来的机会种在决定群落演替上并不重要:(c)抑制模型:先来物种抑制后来物种,使得后者难以入侵或者繁荣。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促进模型中物种的替代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演替的方向是可预测的 B . 忍耐模型认为顶极群落中存在的优势种竞争能力强,占有的生态位多 C . 抑制模型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先到种会占有绝对优势,群落的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 D . 三种模型中,抑制模型可以更好的解释裸岩演替成森林的过程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两个方面,其中均匀度代表群落中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各物种的数量越平均,均匀度越大)。某生物学小组为了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分别对一片弃管的玉米田和野草地进行了土壤小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请完善实验思路,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相关实验分析讨论。
    1. (1) 实验思路

      ①制定取样和调查方法: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采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②取样和记录:选择取样地点,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使用取样器获取(填“土壤表层”、“表层下方”或“土壤深层”)的土样,并将其倒入塑料袋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等信息。

      ③采集小动物:在实验室,从土样中直接挑拣采集体型较大的动物,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法采集。

      ④分类和计数:可借助有关的动物检索表查清小动物的名称或分类,并统计

    2. (2) 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3.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①玉米田是人工群落,其不同土层中分布的小动物种类存在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相比野草地,玉米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大小分别是,与玉米植株相关的小动物数量通常较多,而其他小动物由于资源相对缺少,且占有相近,竞争激烈,数量较少。

      ②从生产者固定能量最终流向角度分析玉米地和野草地生物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某草地上的野山羊种群近30年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5年,山羊种群数量接近“J”形增长 B . 5—10年,山羊种群数量开始不断下降 C . 10—20年,山羊种群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D . 近30年中,山羊种群数量已明显减少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调查某鱼塘能量流动情况,部分数据如下表,其中甲、乙、丙、丁代表4个不同营养级且甲为第一营养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相对值

    同化量

    呼吸

    生物量

    110

    50

    40

    830

    380

    270

    78

    42

    76

    11

    6

    8

    365

    238

    320

    A . 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对值为110 B . 乙、戊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C . 鱼塘中主要的养殖鱼类属于乙营养级 D . 丁营养级能量收支不能平衡,生物量将要下降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某地森林经被破坏后的植被变化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地区发生初生演替,植被总数不断变多 B . a时刻,植物种类数最多,物种丰富度最高 C . b时刻,乔木阳光等资源竞争中最具优势 D . c时刻,草本植物可能已经完全灭绝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生境碎片化会导致大种群分割成许多小种群,这些小种群由于缺少遗传多样性而容易绝灭。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碎片化生境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A .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B . 易地保护,易地繁殖后放归 C . 建立生态廊道,促进基因交流 D . 整体迁移碎片化生境中的生物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人们向遭受污染的某湿地中引入一些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等)、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表示该湿地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2表示该湿地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滤食性鱼类与浮游动物之间的关系为。在食物链“绿藻→鲢鱼→乌鳢”中,与鲢鱼相比,乌鳢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2. (2) 图2中能量在I、Ⅱ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原因是
    3. (3) 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水体中某些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增加,一段时间后图1中体内的该有毒物质浓度将最高。投放一定数量的乌鳢可防止蓝细菌数量爆发性增长的原理是
    4. (4) 为了提高经典治理蓝细菌方案的效果,科学家又提出第二种方案:“投放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图3表示在放养一定数量链鱼后的相关实验结果(用高氮、低氮模拟水体污染程度)。

      ①高氮实验条件下,优势物种发生了改变,改变情况是,造成该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放养一定数量的链鱼在条件下对经典治理方案促进作用更明显。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震旦鸦雀数量非常稀少,但有“鸟中大熊猫”之称。震旦鸦雀以湿地芦苇丛为栖息地,对环境水质有极高要求,因此,它也被称为“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回答下列问题:
    1. (1) 震旦鸦雀主要以蜻蜓、蚜虫、介壳虫等为食,震旦鸦雀与介壳虫的种间关系是。雄鸟通过发出优美的叫声并向雌鸟翘起尾巴来求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
    2. (2) 为更好地了解震旦鸦雀,还须认识其所在的群落,而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
    3. (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答出三点),保护震旦鸦雀的最有效的措施为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互花米草入侵是南通沿海地区面临的生态威胁之一,芦苇是南通沿海地区的本土植物,由于与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态位,二者之间竞争激烈。对互花米草控制常采用人工刈制、使用除草剂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下图表示互花米草参与当地食物链的部分结果。请分析回答:

    1. (1) 互花米草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由于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很强,其入侵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填“降低”或“升高”)。
    2. (2) 图中未标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
    3. (3) 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
    4. (4) 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1:1调整为3:1,传递效率按20%计算,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倍。
    5. (5) 互花米草与植食性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的作用是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模型,图乙表示①种群和②种群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 (1) “J”形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图甲中出现阴影部分表示的是。若不更换培养液,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图甲中曲线最相似。
    2. (2) 图甲中ab时间段,曲线Ⅲ所代表的种群出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图甲中cd段曲线Ⅱ的变化趋势与图乙中②种群的时间段相对应。
    3. (3) 若干年后,发现一个湿地群落出现了分布比较均匀的山毛榉种群,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

      第一样方

      第二样方

      第三样方

      个体数

      3

      5

      4

      ①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株/m2

      ②该调查结果并不可靠的原因是(答两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