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南宁模拟)  渗透压、血容量和动脉压的变化会影响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ADH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已知ADH对图示的调节途径有负反馈效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①和②可分别表示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释放ADH B . 生理效应③可能是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 . 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增多会使平均动脉压升高 D . 大量饮水后动脉压力感受器和心房容量感受器兴奋增强
  • 1. (2024·南宁模拟)  IgG和IgM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以后,产生的两种主要抗体。下图为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示意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相对于 IgM,IgG产生的更晚,但持续时间更长 B . 人体免疫应答过程只有特异性免疫在发挥作用 C . 再次应答时,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D . 接种疫苗时,最好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接种
  • 1. (2024·广西模拟) 图甲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乙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的幼苗根尖产生的生长素需消耗能量通过极性运输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B . 图甲ab、dc的结果都能说明生长素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 C . 图乙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插枝条不受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 D . 图乙表明12ppm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就是生根的最适浓度
  • 1. (2024·广西模拟) 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等)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等一系列反应,使P物质(镇痛物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超极化,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但具有成瘾性。科学家们利用河豚毒素(TTX,河豚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毒素)可以特异性且快速阻断Na+通道的特点,开发了TTX镇痛剂。通过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从而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相关作用机制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TTX作为镇痛剂有特异性强、见效快速且无成瘾性等优点 B . C物质和受体结合后,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 . 推测A、B、C代表的三类物质分别为TTX(河豚毒素)、P物质、吗啡类镇痛药 D . 产生痛觉的过程中,Na+进入膜内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 1. (2024·广西模拟) 如图为正常人在进食后,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GIP是进食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M是下丘脑,为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 B .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至少受四种物质的影响 C . 胰岛素会促进脂肪细胞中葡萄糖加速转变为糖原和甘油三酯 D . 图中所示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在生物学上,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以下列举的生物学过程不能体现该特点的是( )
    A . 猎物与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变化 B . 胰岛素含量与血糖浓度的变化 C . 草与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D . 寒流来袭与某些昆虫种群密度的变化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科研人员揭示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机制,如图所示,TMK是一种位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可以感受胞外生长素,从而促使质子泵的合成并运输到细胞膜上,随后质子泵将H+逆浓度运出细胞膜,引起细胞壁酸化,最终导致细胞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据图推测图中胞质体指的是位于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结构 B . 氧气供应不足不会影响植物细胞壁的酸化和细胞的伸长 C . 直接激活质子泵无法促进TMK基因缺失突变体生长 D . 生长素能调控核基因的表达还能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调节植物的生长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小鼠皮肤受刺激后,受刺激区域TRPV1神经元被活化进而出现红肿等炎症症状,此时在受刺激区域附近检测到大量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IL-17以及CGRP(一种由TRPV1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注射Na+通道抑制剂、CGRP拮抗剂的小鼠均可使免疫反应显著减弱。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CGRP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B . TRPV1的活化可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 C . 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 D . 推测给小鼠注射抗IL-17抗体,皮肤炎症会加剧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一部分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所致。请回答问题:
    1. (1) 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血糖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还可以通过相关神经兴奋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作用于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的物质有(答出2点即可)。根据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解释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的原因是
    2. (2) 通过抽取血样检测由胰岛素抵抗导致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发现胰岛素含量高于健康人。这种检测手段利用了激素调节的特点,这些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含量高于健康人的原因是
    3. (3) 感染柯萨奇病毒的患者血液中会出现能识别胰岛B细胞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糖尿病属于(填“自身免疫”或“免疫缺陷”)病,该类型糖尿病属于(填“1”或“2”)型糖尿病,依据是
  • 1. (2024·广东模拟) 肥胖会导致动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科学家认为肥胖是一种与脑部食欲控制功能失调有关的疾病。为探究引起肥胖的原因,科学家将两种肥胖小鼠D品系、O品系分别与正常品系小鼠的个体进行连体手术,效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学家在手术前提出假说1:肥胖者可能是血浆中缺少某种抑制食欲的物质(简称为L)而导致肥胖。通过手术将两只鼠的皮肤缝合在一起并连通两只鼠的毛细血管循环,目的是为了让两只小鼠的成分相同。两只小鼠需要具备近乎完全相同的遗传背景,从而保证细胞表面有相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以避免现象。
    2. (2) 连体鼠处理与结果如表4:

      表4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D鼠与正常鼠连休

      D鼠摄食量变化不大;正常鼠摄食量减少,最终饿死

      2

      O鼠与正常鼠连体

      O鼠摄食量减少,直至正常鼠水平;正常鼠摄食量变化不大

      对于两组连体鼠的实验结果,科学家认为:组(填序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直接支持其假说1。而另一组的实验结果则可以用假说2解释:相应品系的肥胖鼠体内能与物质L结合的(结构)缺失或损坏,导致L无法发挥作用。科学家利用上述的小鼠品系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验证了假说2,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思路和实验结果:

      ①实验思路:

      ②实验结果:

    3. (3) 其他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关机理,进食会导致人体脂肪储存,引起脂肪细胞分泌物质L,L可以抑制脑部产生食欲使动物减少进食。人们用物质L作为药物来治疗人类肥胖,但该药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却因个体不同而不同,请分析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