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定海月考) 图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形成和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注射抗原只引起体液免疫 B . 筛选出②需要用选择培养基 C . 筛选出③需要克隆化培养 D . ADC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将某种植物长势相同的幼苗分为三组,甲组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乙组常温下培养,丙组常温下培养并用赤霉素处理。一段时间甲组和丙组植物的侧芽分化出较多花枝,而乙组植物基本没有花枝产生。相关资料表明,植物感受低温变化的主要部位是顶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处理三组幼苗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供水供肥量等条件需相同 B . 为验证感受低温的部位是顶芽,可增设丁组:摘除顶芽后低温处理 C . 实验结果表明,顶芽产生了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分化形成花枝 D . 为进一步说明赤霉素对花枝形成影响,可增设一组使用赤霉素抑制剂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人体肾小球过滤出的原尿中除含有尿素等代谢废物外,还含有各类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原尿中的水绝大部分经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也在肾小管被全部重吸收。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引起原尿中相应浓度过高,难以被全部重吸收,产生尿糖。

    1. (1) 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逆浓度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成分,这种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 )
    2. (2) 人体排尿量与多种激素水平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向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配比的植物激素后,可用于不同目的的植物组织培养。下列哪项培养基的激素配比最适合用于菊花丛状苗生根( )
    A . 仅有生长素 B . 仅有细胞分裂素 C . 生长素较多,细胞分裂素较少 D . 细胞分裂素较多,生长素较少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肿瘤细胞通过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逃避T细胞的攻击,即“免疫逃逸”。为探究泛素化酶USP2(USP2基因表达产物)对PD—L1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细胞介导的(选用“体液/细胞”作答)免疫清除癌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 (2) 研究人员构建了USP2基因不同程度过表达的小鼠结肠癌细胞和敲除USP2的高表达PD—L1的小鼠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细胞膜上PD—L1蛋白的量,结果如图1所示。

      癌细胞中USP2基因表达量与其膜表面的PD—LI的含量成(选用“正/负/不”作答)相关。结合PD—L1的功能推测,USP2基因过量表达可以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3. (3)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将四种小鼠结肠癌细胞(①野生型、②USP2敲除型、③过表达鼠源PD—L1型和④USP2敲除+过表达鼠源PD—L1型细胞)悬液分别接种在小鼠右侧腋下、成瘤,观察并测量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

      若曲线b为接种①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则曲线a为接种(选用“①~④”作答)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则曲线d为接种(选用“①~④”作答)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长时程增强(LTP)是指短时间内给突触前神经元快速重复性刺激后,在突触后神经元上可产生持续数天甚至数星期的突触电位增强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下图是海马区中CA3区与CA1区神经元之间LTP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AMPA受体与Na+通道偶联,NMDA受体与Ca+通道偶联,两者都能通过与谷氨酸结合而被激活

    A . 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引起Ca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内流 B . 新的AMPA受体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LTP的形成 C . 谷氨酸与AMPA受体结合实现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D .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NO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促进LTP的产生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血液中尿酸含量是一项体检指标,在肝脏、小肠等细胞中,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尿酸,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尿酸含量过高,可能引发痛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健康人体内尿酸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B . 黄嘌呤氧化酶、尿酸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 . 尿酸含量过高引发痛风属于稳态失调现象 D . 尿酸含量偏高的个体应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庄子·天运篇》记载:“蚊虻潛(zǎn)肤,则通昔不寐矣。”当蚊子叮咬人类,会将少量唾液注入人体血管,唾液中含有使血管舒张、抗血液凝固等物质,使人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叮咬处热敷能使血管舒张,缓解叮咬后的瘙痒感 B . 蚊子叮咬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组织液增多 C . 蚊子叮咬后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D . 蚊子叮咬可能使机体产生组胺,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对受体细胞进行显微注射时,细胞膜不会留下孔洞。下列选项中与此现象体现的原理不相同的是(    )
    A .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 B . 细胞自噬过程中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C . 神经细胞静息时胞内Na+浓度总是低于胞外 D . 红细胞变形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
  • 1. (2024高三下·广州模拟)  植物远志的根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但该植物具有生长缓慢、繁殖率低等特点。随着近年远志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研究人员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建立远志的高效培育体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人员取远志不同的组织在基本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筛选最佳外植体(见表a)。再用不同浓度的2,4-D和6-BA组合,对最佳外植体进行诱导,确定最佳的激素浓度组合(见表b)。

      表a

      外植体

      诱导率/%

      愈伤组织状态

      茎段

      18.33

      生长较慢

      31.67

      生长缓慢

      35.00

      生长缓慢

      胚轴

      59.17

      生长较快

      表b

      组别

      植物激素浓度/(mg·L-1

      诱导率/%

      2,4-D

      6-BA

      1

      0.2

      0.2

      65.00

      2

      0.4

      0.4

      93.75

      3

      0.6

      0.6

      70.00

      注:诱导率为接种外植体中形成愈伤组织的比例。

      由表a判断,最佳外植体应为。研究发现,植物激素的浓度及相关比例等都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有人认为,第2组不一定是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浓度组合。你是否支持该观点(填“支持”或“不支持”),原因是

    2. (2) 用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对诱导出的远志愈伤组织进行丛生芽的分化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植物生长调节剂6-BA能促进芽的分化,其功能与(填激素名称)类似。在生产中,更多地使用6-BA而不是该天然植物激素,其原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的特点(写出2点)。从实验结果看出,随NAA浓度的上升,愈伤组织丛芽分化率的变化趋势为

    3. (3) 将芽苗植入含有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AA)的生根培养基后,生根率见下表。

      组别

      浓度/(mg·L-1

      生根率/%

      1

      0.5

      62.22

      2

      1

      66.67

      3

      1.5

      41.11

      欲探究是否存在低浓度IAA促进生根,高浓度IAA抑制生根的现象,则上述实验应如何修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