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产者大多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 B . 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 C . 一种生物只能占据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特定营养级 D .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但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增加CO2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 B .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 .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真正实现碳中和需要全球协作 D .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某些植物遭到昆虫取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等。烟粉虱(植食性昆虫)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述植物产生的能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属于生物信息 B . 昆虫取食植物与植物被取食时分泌茉莉酸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 . 植物能产生抗虫反应体现了信息传递对种群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D . 增强烟粉虱的Bt56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控制烟粉虱的防治措施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 .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 . 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 . 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
    A .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B . 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 . 莴苣在适宜波长的光下才能萌发生长 D .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下表为不同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同化量在生产(P: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与维持(R: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之间的分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0

    P占同化量的比例(%)

    R占同化量的比例(%)

    棉鼠(恒温食草动物)

    13

    87

    红狐(恒温食肉动物)

    4

    96

    狼蛛(变温食肉动物)

    25

    75

    豌豆蚜虫(变温食草动物)

    58

    42

    A . 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等于P、R及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之和 B . P占比低,与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捕获食物的过程更不容易有关 C . 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分配更多能量用于呼吸作用产热,因此R占比高 D . P与R的比例不仅随生物的生活模式改变,还受环境资源的影响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螃蟹种群后形成的以蟹、稻为主导生物的蟹—稻共生生态系统,为探究该养殖体系的优势,科研人员选取多个池塘进行实验。
    1. (1) 中华绒鳌蟹是杂食性动物,喜食水生植物、鱼等动物,对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很爱食,中华绒螯蟹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为
    2. (2) 在设计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时,考虑了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之间合适的比例,这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原理。为确定中华绒螯蟹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池塘中的生物积累量。
    3. (3) 实验塘于6月投放中华绒螯蟹蟹苗,10月份收获成蟹,调查各食物种类的生物量(某一时间单位面积内所含的有机物量)结果如下,请回答:

      10月收获期各组分

      生物量t·km-2·a-1

      稻田单作生态系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

      总生物量

      8674.90

      25123.66

      水生植物生物量占比

      7.91%

      5.81%

      鱼类生物量占比

      0.27%

      0.12%

      中华绒螯蟹生物量占比

      0.20%

      其他

      5956%

      58.69%

      水稻生物量占比

      32.26%

      35.18%

      ①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设计蟹—稻复合生态系统这种立体农业,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有利于

      ②据表中数据分析,加入中华绒螯蟹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③从长期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从种间关系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答至少2点)。

  • 1. (2024·广西模拟)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图1为生态浮床的构造,图2表示水体中鲫鱼的种群数量Nt与Nt+1/Nt的关系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若重捕方法不当导致捕获的带标记鲫鱼部分死亡,则使估算结果比实际值大 B . 流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 . 当Nt为b时,鲫鱼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 . 通过定期收割可以加速降低水体中氮和磷等矿物质的含量
  • 1. (2024·广西模拟)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的营养结构(共四个营养级,甲和丁同属一个营养级),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种群

    同化能量

    1.1×108

    2×107

    1.4×109

    9×107

    3.4×106

    A .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丁,位于第二营养级的是甲 B . 图中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3% C . 如果丙为丛生或者蔓生的单子叶植物,可以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D . 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属于化学信息,说明种间关系的调节离不开信息传递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绿色冬奥,引领低碳生活。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场馆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绿色电力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氢”车成为赛事用车主力,践行绿色出行;倡导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低碳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场馆、绿色交通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 B .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是为了实现碳中和 C . 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低碳行为有效扩大了人类的生态足迹 D . 绿色冬奥的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的生态学原理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