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珠海期中)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算生态系统中主要食物链各环节散失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B .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细菌营腐生生活时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时是消费者 C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 1. (2024高二下·珠海期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诗词来源于农牧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总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菜花黄,蜂闹房”体现了消费者对农作物传粉具有重要作用 B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的是群落的初生演替 C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描述的是捕食关系,“呦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D .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生物在一段时间内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未被利用

    A.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B.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C.流向分解者

    A . A属于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B . C包含该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及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 C . 若该营养级代表生产者,B、C、D之和为这一段时间内的净光合产量 D . 若该营养级代表肉牛,放养比圈养更能提高肉牛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 . 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 . 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D .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产者大多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 B . 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 C . 一种生物只能占据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特定营养级 D .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但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增加CO2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 B .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 .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真正实现碳中和需要全球协作 D .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如图是某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与恢复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范围内,污染程度越大,河流的恢复速率越慢,需要的恢复时间越短 B .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这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C . b点之后造成的污染难以恢复的原因是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D . 适量增加该河流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能提高其恢复力稳定性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该鱼塘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据图分析回答:

    1. (1) 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图中①~④过程中碳以CO2形式传递的是,分解者是
    2. (2) 由图2可知,流经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图中字母表示),d表示的能量。
    3. (3) 若该鱼塘对某类鱼的环境容纳量为10000尾,要使捕捞后鱼塘中该鱼数量快速恢复,则捕捞后该鱼塘中这种鱼的数量应保持在尾。
    4. (4) 该人工鱼塘中水生生物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与等非生物因素有关(至少答出2点)。
    5. (5) 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填“升高”或“降低”),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进而导致鱼死亡更多,这个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仅仅是一句谚语,也体现了自然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若老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会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生物构成完整的食物链 B . 老鹰的迁入增加了相关食物链的长度 C . 老鹰的迁入一定会使螳螂数量增加 D . 老鹰迁入后与黄雀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如图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则猫头鹰的体重若增加1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重量(  )

    A . 400g B . 450g C . 2500g D . 2800g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