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封开期中)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在筛选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B .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需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开来 C . 茎尖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离体培养时不需要脱分化即可培养成完整植株 D . 将牛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获得克隆牛是一种培育新物种的方式
  • 1. (2024高二下·封开期中)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可以是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B .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可用于单倍体育种 C .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植株表现出双亲的所有性状 D . 两者的培育过程通常要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 1. (2024高二下·封开期中)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及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技术名称

    原理

    目的

    A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及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获得杂种植物

    B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获得植物个体或细胞产品

    C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获得动物个体或细胞产品

    D

    动物细胞核移植

    动物细胞细胞核的全能性

    获得克隆动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二下·肇庆期中)  黑胫病对甘蓝型油菜的危害十分严重,黑芥能抗黑胫病,两者不能直接杂交。为解决该问题,科研人员通过如图所示过程获得抗病品系。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X射线处理过程中不会破坏抗黑胫病基因 B . 图中两个过程①所用的酶一样,都用到了胰蛋白酶 C . 过程③处理后,不能在培养基中存活的细胞也可能含抗黑胫病基因 D . 过程④得到的抗病植株都可通过有性生殖得到抗病的子代植株
  • 1. (2024高二下·肇庆期中)  春秋姜黄是集观赏和食用等价值为一体的新型花卉,传统的根茎繁殖方式存在着速度慢、易染病等问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其提供了高效的繁殖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接种前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并在火焰旁进行接种可减少污染 B . 从接种外植体到形成试管苗的过程中,需将其转接到不同的培养基 C . 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含生长素浓度较高的培养基中,更利于诱导其生芽 D . 移栽幼苗前通常先将其移植到消过毒的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土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细胞工程在药物生产和育种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如图是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流程示意图。

    材料二:西湖龙井含有的茶碱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提神、抗衰老功效,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茶碱的工业化生产。

    1. (1) 从经过免疫处理的小鼠体内分离的B淋巴细胞群能合成并分泌(填“一种”或“多种”)抗体。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化学诱导试剂是。经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具有的特点,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的杂交瘤细胞。该过程一般在多孔细胞培养板上进行:先将细胞悬浮液稀释到7~10个细胞/mL,再在每个培养孔中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2. (2) 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如科学家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制作出了早孕试纸,该试纸可以利用尿液诊断早孕的理由是。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可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在注射前需要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降低
    3. (3) 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龙井茶叶细胞培养到阶段,然后从(填细胞器)中提取茶碱;经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成植株的方式属于(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植物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绿色开花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 M具有抗癌作用。以植物甲为材料,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不同植株或细胞以获取次生代谢物 M。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植物甲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植株M的产量增加 B . 取植物甲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脱毒苗无法产生M C . 利用植物甲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提取M受季节的影响较小 D . 植物甲的愈伤组织经诱变、植物细胞培养后 M的产量增加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1中的叶片需要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水进行清洗 B . 图1的过程④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均需要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 . 图2中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图2最终获得的完整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期中)  紫罗兰(2n=14)花色丰富、抗虫性强、种子油富含 X-3-亚麻酸。为了让油菜(2n=38)具有紫罗兰的诸多优良性状,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培养紫罗兰-油菜,科研工作者选取二者的下胚轴细胞,并用(酶)处理去除细胞壁,从而获得原生质体。再用 PEG 诱导二者融合,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 (2) 筛选出所需的杂种细胞后,还要采用技术才能获得杂种植株,该过程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激素,使其形成愈伤组织,继而再分化,并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理论上获得的杂种植株染色体组成为(用字母 M 和 N 分别表示紫罗兰和油菜的一个染色体组)。
    3. (3) 运用传统有性杂交方法不能得到紫罗兰-油菜的杂种后代,原因是
    4. (4) 对双亲和部分杂合新植株的染色体计数,结果如下表:

      植株

      紫罗兰

      油菜

      杂合新植株 H1

      杂合新植株 H2

      杂合新植株 H3

      染色体数/条

      14

      38

      66

      50

      47

      表中数据显示,杂合新植株 H2、H3 染色体数目少于双亲染色体数之和,而杂合新植株 H1 染色体数目大于双亲染色体数之和,推测可能的原因:

    5. (5) 若有一株杂合子紫罗兰(AaBb),要快速获得与该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后代,(填“能”或“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直接进行培养得到后代,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期中)  科研工作者分别用 4 种浓度的 PEG 对花椰菜和黑芥两种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实验(由两个原生质体进行的融合称为二源融合,多于两个原生质体进行的融合称为多源融合),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PEG 浓度 B . 图中二源融合的原生质体有 3 种 C . 为提高花椰菜-黑芥二源融合的成功率,选用的最佳 PEG 浓度是 50% D . 想确定二源融合是否为花椰菜-黑芥融合而成,可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