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中国科学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H,以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含较多蔗糖)为原料,在实验室发酵生产PHA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期望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问题。

    1. (1) 为提高菌株H对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将蔗糖作为,并不断提高其浓度,经多次传代培养(指培养一段时间后,将部分培养物转入新配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培养过程中宜采用法对样品中的活菌进行接种和计数,以评估菌株增殖状况。若某次取样中,对菌液稀释了105倍后,在每个平板上涂布菌液的体积为0.1mL,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220个,则菌液中H菌的细胞数为 个/L。菌落数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发酵装置中搅拌器的作用是
    3. (3) 基于菌株H嗜盐、酸碱耐受能力强等特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不需要灭菌的发酵系统,其培养基盐浓度设为60g/L,pH为10,菌株H可正常持续发酵60d以上。分析该系统不需要灭菌的原因是  。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紫外线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B . 不耐高温的牛奶可使用巴氏消毒法,其优点是能够杀死全部微生物,保留牛奶风味 C .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 . 在微生物接种的实验中,用95%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如图1为果酒、果醋制作装置,图2为果酒发酵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作果酒的整个过程中,夹子①②均关闭,制作果醋时,夹子①②均打开 B . 制作果酒时应将图1装置放在18~30℃环境中,制作果醋时应将温度提高至30~35℃ C . 图2曲线a~b段,瓶内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导致瓶内气压增大 D . 随着发酵时间的推进,葡萄糖含量降低,乙醇的产生速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卫报》2022年3月24日报道,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22名匿名捐献者的血液样本,发现近80%的受试人群血液已受到微塑料污染。某科研团队拟分离能降解塑料(聚乙烯,仅含有C、H两种元素)的细菌,解决日益严峻的“白色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在塑料回收点附近的土壤进行取样 B . 筛选目标细菌要使用以塑料粉末为唯一碳源的鉴定培养基 C . 若培养基中加入能与聚乙烯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目标细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D . 观察目标细菌的菌落特征可从形状、大小和颜色等方面入手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以糯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酒的品质取决于菌种。下图表示酿制黄酒的一种工艺流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菌种a能产生淀粉酶,淀粉可作为菌种a的碳源和氮源 B . 菌种b在增殖过程中,应保证发酵装置内严格的无氧环境 C . 发酵后通过压榨过滤可以提高酒精产量 D . 工艺c表示灭菌,目的与“蒸煮”相同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桂圆也称龙眼,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可用于生产果酒。科研团队比较了5种酵母菌(3种酿酒酵母,2种非酿酒酵母)对桂圆果浆的发酵效果,并从中选择适宜的菌种进行发酵,以期得到品质更好的桂圆果酒。生产桂圆果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新鲜桂圆去皮去核→桂圆果肉→打浆→调酸→酶解→调糖→接种→发酵→过滤

    1. (1) 在发酵流程中应增加“桂圆去皮去核之前进行清洗”环节,该操作的目的是。调好的果浆装瓶时,注意瓶中要留有大约的空间,盖好瓶盖。然后将温度控制在进行发酵。
    2. (2) 下表中表示5种酵母(Y1—SY果酒活性干酵母;Y2—RW果酒活性干酵母;Y3—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Y4—耐高温高活性干酵母;Y5—生香活性干酵母)发酵的桂圆果酒品质(总酯与果酒的香味有关),根据表可得出的结论:应在5种酵母中选择两种酵母菌作为桂圆果酒发酵优良菌种。

      酵母

      酒精度/%

      总糖/(g/L)

      总酸/(g/L)

      总酯/(g/L)

      Y1

      13.4

      1.3

      6.8

      0.19

      Y2

      13.1

      2.4

      6.4

      0.18

      Y3

      13.3

      1.6

      6.2

      0.15

      Y4

      12.6

      3.4

      8.1

      0.11

      Y5

      11.0

      8.5

      7.6

      0.38

    3. (3) 酵母菌添加量过少时,可能导致或发酵失败。
    4. (4) 酿好的果酒可继续用于酿醋,其原理为(写出化学反应式)。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 (1) 制备稀释100倍的土壤浸出液,需要将5g土样加入ml无菌水中。
    2. (2) 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成分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
    3. (3) 在划线培养时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本实验理论上需要灼烧次。最终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4. (4) 科研人员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高降解能力的菌种,对上图得到的菌株再次进行纯化培养,测量不同菌株形成的菌落及透明圈直径,结果见下表。

      工程菌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菌株I

      8.1

      13.0

      1.6

      菌株Ⅱ

      5.1

      11.2

      2.2

      菌株Ⅲ

      9.5

      17.1

      1.8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其中降解除草剂能力最高的菌株是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实验小组从甲醛含量丰富的工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了能快速降解甲醛的菌株W,用于甲醛降解的生物处理,并探究了甲醛浓度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筛选培养基中的甲醛能为菌株W的生长提供碳源 B . 在350mg·L-1和600 mg·L-1时,菌株W的降解甲醛的量相同 C . 浓度超过750 mg·L-1后,高浓度的甲醛可能会抑制菌株的活性 D . 筛选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可用高压蒸汽锅进行灭菌处理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A与B的培养基中(“+”代表含抗生素,“+”的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代表不含抗生素),对两种抗生素的药性进行分析。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长期使用抗生素A可能会诱导结核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B . 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B的抑菌作用更强 C . 为排除杂菌的影响,倒平板前可对培养基采用煮沸灭菌或者高压蒸汽灭菌 D . 该实验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结核杆菌,待菌液被吸收后方可倒置培筹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期中)  如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能产生脲酶的细菌可以分解利用尿素 B . 图中逐级稀释的程度会直接影响细菌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 C . 培养基中可添加KH2P04、Na2HP04以提供无机盐和作为缓冲剂 D . 培养基①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②的作用是纯化培养产脲酶细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