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疫迎面,人心可鉴。抗疫战斗中涌现出许多____的闪光人物,在他们自带光源的抗疫故事中流溢出美好人性。熊育群的《守护苍生》,主人公是战“疫”中的钟南山。抗击“非典”时67岁的他____,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已是84岁高龄的他再度披挂上阵,“他劝别人不要去武汉,他却去了。明知道老年人最易感染”。作品通过“天下救人事最大”“仁心乃本心”“敢医敢言是天性”多侧面典型情节的描写,垒筑起钟南山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____的精神丰碑。李春雷的《铁人张定宇》,深情抒写作品主人公大山一样的坚守,钢铁一般的意志。张定宇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同时又是一名行动受限的渐冻症患者。作品用独具人物个性的一系列语言和细节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位人民英雄唤起读者内心郑重的崇高感。(      )。李朝全《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曾散的《甘心》、李春雷的《三月正青春》等作品的主人公或为志愿者,或为心甘情愿奔赴抗疫前线的医生、护士,他们都是“90后”年轻人。由此我们真切地看到年轻一代在成长。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铁人张定宇

    李春雷

    大年三十。傍晚7时,办公室。

    吃过饭,张定宇突然想起,要与病房里的妻子视频,说几句安慰话。这个可怜的女人啊,为我付出了一切,现在身染重病、生死未卜,不仅没有得到我的探望和照顾,连暖心的问候也少之又少。想到这里,张定宇心如刀割。

    他擦擦眼泪,使劲摇晃麻木的脑仁,想出了几句温柔话。可刚刚酝酿好情绪,电话响了。

    紧急通知,解放军陆海空3支医疗队共450人,已乘军机星夜驰援,3小时后降落。其中,陆军军医大学150人医疗队,将直接奔赴金银潭医院。

    少顷,电话再响: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也将进驻,凌晨2时抵达!

    “好!好!马上布置,马上迎接!”他挺直身体,一下子来了精神。

    放下电话,急速召集人马,分头行动,再次冲锋。

    真是武汉有幸、天道垂青。前些天,他已经抢在大疫来临之前,把全部病区规划改造完毕。这个“提前量”,在这个节骨眼上帮了他的大忙。

    想到这里,心底涌上一阵职业的自豪。他伸出大拇指狠狠地为自己点一个赞!

    的确,张定宇提前完成的这一系列改造工程,太果断了,太给力了。

    这,才是一个优秀管理者真正的责任感!

    日历翻至1月25日,大年初一。

    这是全国人民万家团圆的欢乐之夜,人们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大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可张定宇和他的战友们,却不能停下。他们要立即清洁消毒、摆放物品,为即将进驻的医疗队能最快投入战斗做好准备。

    1月26日下午1时,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接管两个病区。

    下午2时,上海医疗队入驻另外两个病区。

    截至当晚11时,金银潭医院已累计收治重症患者657人。

    火线48小时,张定宇兵不解甲、马不停蹄!

    金银潭医院的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像硝烟,似雾霾。

    楼道里,大家时时看到张定宇跛行的身影,常常听到他的大嗓门。

    只是,他的嗓门越来越大,脚步却越来越迟缓了,特别是双腿僵硬,如假肢般愈发不灵便。

    上楼时,必须用双手紧握栏杆,用力地拉、拉。有一次,走着走着,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来。

    1月28日早上8时,全体病区主任见面会。

    简短地汇报完工作后,大家准备四散而去、各就各位。但这一次,张定宇破例要求大家留下,似有话说。

    人们颇感意外。

    而他,却又吞吞吐吐,足足一分钟。

    众人纳闷了。这完全不是张院长的作风啊,从来没有见他如此局促啊。

    他停顿一下,慢慢张口。

    “兄弟姐妹们,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说。再不说,可能要耽误大事。”

    大伙儿瞪大眼,眼神里翻动着惊疑的问号。这些年来,单位由乱到治,由弱到强,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的事情。对于这些,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只要有张院长在,便没有什么大事。就像现在,天大的事,不也是他在硬挺挺地支撑着吗。

    “我的身体出了问题……”

    大家一惊,会场一片寂静。

    “我是……渐冻症!”

    什么?什么?大伙儿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是的,渐冻症,前年确诊。”他缓缓地却是平静地说,“医生告诉我,或许还有六七年的寿命。现在,我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

    渐冻症,即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人类罕见病。此病多为进行性发展,其病变过程如同活人被渐渐“冻”住,直至身体僵硬、失去生命。更重要的是,这种病,无法医治。

    在座都是医生,谁不明白呢。

    联想他这些天来的异常行动,大家恍然大悟。

    张定宇沉默少许,接着说:“我向各位兄弟姐妹道歉啊。这两年,我脾气不好,批评你们太多,你们都受委屈了!现在,我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最后的日子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抢回更多患者;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和大家一起,跑出病毒的魔掌。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武汉!”

    说完,他用尽全身力气,站起来,一跛一拐地走向前台,双手抱拳,深鞠一躬:“拜托大家了!”

    泪水模糊了大家的眼睛……

    白衣执甲,冒死前行!

    最疲惫的时候,最痛苦的时候,张定宇就仰躺在办公室沙发上,与妻子视频聊天。一是问候,二是排解压力。

    “疫情过后,我陪着你,好好休息。”

    咱俩相差5正好可以一起退休。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人当护士。你给我一个人当院长。

    “只是我脾气不好、急躁、不服输,老毛病改不了。”

    “这才是武汉人。一代代都是犟脾气,好像会传染一样。”

    “别提传染。我不想听!”

    “好吧。张院长英明,张院长能干。在张院长领导下,汉正街永远正,长江水永远清,金银潭永远风平浪静。”

    “哈哈哈哈……”

    笑着笑着,却没有声音了。

    再听,却是一串串呼噜声。

    他睡着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1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张定宇的形象特征的,请简要分析。

      ①他伸出大拇指,狠狠地为自己点一个赞!

      ②“咱俩相差5岁,正好可以一起退休。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人当护士。你给我一个人当院长。”

    4. (4) 本文虽是“人物特写”,却具有“电报体小说”的风格,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 1.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截至4月中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9%,民营企业复工率超过90%,中小企业复工率超过80%…… B . 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百姓生灵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 C . 当使用科学、依靠科学、相信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D . 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B . 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 C . 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D . 疫情,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分外真切地警示我们:人类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总书记还先后赴北京、武汉、浙江、陕西等地____调研,就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及时作出部署。

    ②经过艰苦努力,武汉疫情扩散得到有效____,有效传染数开始直线下降。

    ③如同当年以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一样,中国以沉痛的代价为全世界抗疫____了经验、赢得了时间。

    A . 考查    遏止    摸索 B . 考察             遏制             摸索 C . 考察            遏止              探索 D . 考查           遏制                探索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心(jiū)    支(chēng)          折(cuō)         新病毒(guàn) B . 然(zhòu)      旗(zhì)               难(lí)            血深情(mài) C . 劲(mǎo)        释(quán)          挑(xìn)          相以沫(rú) D . 备(chǔ)          实(hāng)           计(lěi)          乐观达(huò)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理”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2. (2)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
  • 1. 易混字形

    ①阋墙御(wŭ)     韬光养(huì)

    (huì)人不倦       亢龙有(huĭ)

    ②余音(liáo)绕     声音(liáo)

    (liáo)原烈火       穷困(liáo)

    ③(mí))天席地      朝秦(mù))楚

    (mù)木已拱      (mù)古薄今

    ④(huī)墨         具体而(wēi)         采(wēi)

  • 1. 易错字音。

    俑者

    窠臼大大落落丢三

    垂死

    作样  棱两可  

  • 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

    材料:

    作出    开辟    显示

    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  中国贡献

    上下求索  与时俱进  锐意进取  拥抱世界  一往无前  敞开胸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