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光明模拟) 2024年3月4日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资源和环境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碳利用是从工业,能源生产等排放源或空气中捕集分离CO2 , 然后将其输送到适宜的场地加以利用,其中CO催化加氢合成CH3OH是一种实现碳利用的重要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涉及的反应可表示为:

      反应Ⅰ.CO(g)+2H2(g)CH3OH(g)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l) 

      反应Ⅲ.H2O(1)H2O(g) 

      根据上述反应求CO(g)+H2O(g)CO2(g)+H2(g)的kJ·mol-1 , 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Ea(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已知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的反应机理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如“”表示CO2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该反应历程中决速步反应能垒为eV。

    3. (3) 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6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压强为0.1MPa和5.0MPa下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0

      其中表示压强为5.0MPa下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填“M”或“N”),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p=MPa-2(Kp为以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 (4) 利用铜基配合物1,10-phenanthroline-Cu催化剂电催化CO2 , 还原制备碳基燃料(包括CO、烷烃和酸质子交换膜等)是减少CO2在大气中累积和实现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的关键手段,其装置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池工作过程中,图中Pt电极附近溶液的pH(填“变大”或“变小”)。

      ②写出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

  • 1. (2024·光明模拟) 利用下列药品及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NaCl中的I2

    B.制备碳酸氢钠

    C.电解精炼铝

    D.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光明模拟) 金属锌具有储量丰富、电池理论容量高﹑氧化还原电位低,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锌的化合物在防腐、电镀、医学、纺织等领域有诸多应用。一种水性电解液Zn-V2O5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放电结束后左侧电极片上生成VOSO4.已知VOSO4可溶于水,强碱性环境下Zn2+最终转化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Zn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 , 发生还原反应 C . 该电池中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 . 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V2O5电极质量减少9lg
  • 1. (2024·雄安三模) 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历程如下:

    已知:

    ①反应能量图如下:

    ②结构不同溴代烷在相同条件下水解相对速率如下表:

    取代基

    相对速率

    108

    45

    1.7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4个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 B . 该历程中,水解速率,较大程度地受到浓度大小的影响 C . 发生该历程水解速率: D . 在水中离解成的难易程度与C-Br键的键能和极性等有关
  • 1. (2024·九龙坡模拟) 光催化钠离子二次电池的应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该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石墨为正极 B . 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 . 放电时,光催化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 充电时,当1mol完全转化为时,离子交换膜右室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138g
  • 1. (2024·九龙坡模拟) 已知反应:。在一定压强下,按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与温度TW的关系,图乙表示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 B . 图乙中,A线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 C . 温度为时,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为25% D . 若在恒容绝热的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内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 1. (2024·九龙坡模拟) 氨的用途十分广泛,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1. (1) 工业合成氨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 , 放出92.2kJ热量。

      则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kJ。

    2. (2) 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及少量CO、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要经过铜氨溶液处理以除去CO,反应为: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看,则铜氨溶液吸收CO的适宜生产条件是____(填序号)。
    3. (3) 合成氨热力学研究表明,反应在不同压强(p)和氮氢比[]下,平衡体系中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题图1所示。

      (填“>”“<”或“=”);b点对应的转化率:(填“>”“<”或“=”)。

      ②c点对应的小于a点对应的 , 原因为

      ③a点对应的压强平衡常数(列出计算式即可)

    4. (4) 以纳米作催化剂,在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为原料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电解过程中,由于发生副反应,使得阴极制得的中混有单质,则理论上阳极和阴极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是

  • 1. (2024·九龙坡模拟) 甲酸常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O和 , 在无、有催化剂条件下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可以通过计算HCOOH的总键能 C . 途径二中参与反应,是该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 D . 途径二中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
  • 1. (2024·九龙坡模拟)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方向。

    Ⅰ.催化加氢制烯烃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时,

    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2. (2) 对于上述(1)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3. (3) 投料比为 , 压强为2MPa时,无烷烃产物的平衡体系中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含碳物质选择性=n(生成含碳物质所用的)/n(转化的)

      ①不同温度范围内产物不同,373~573K间,产生的烯烃主要是(填化学式)。

      ②计算1083K时,发生反应的

      ③373~1173K范围内,773K以后的转化率升高的原因是

    4. (4) Ⅱ.一种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利用和CuO纳米片作催化电极,电化学法制备甲酸(甲酸盐)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阴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有通过质子交换膜时,生成和HCOOH共mol。

  • 1. (2024·九龙坡模拟) 车载双电极镍氢电池为近年新研发成果。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c电极为吸附了氢气的稀土合金,可表示为MH;b、d电极上吸附了NiO(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电子流动路径为a→外电路→d→c→铜箔→b B . 充电时,外电路每通过1mol电子,该电池正极共减轻2g C . 放电时,c极上的反应可表示为 D . 充电时,a、b接电源的负极,c、d接电源的正极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