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永州开学考)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A端为动脉端,B端为静脉端 B . 若图中⑦表示脑细胞,则A端CO2浓度小于B端 C . ③中的O2进入⑦细胞内并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D . 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
  • 1. (2024高二下·仁寿开学考)  下列生化反应可以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 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 .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 .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D . 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 1. (2024高二下·仁寿开学考)  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稳态,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只依靠神经调节难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B . 人体一旦患病,就意味着内环境的pH难以维持平衡 C . 严重腹泻后,只喝水不补充无机盐,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D .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其含量为体液总量的一半以上
  • 1. (2024高二上·宁乡市期末)  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B . 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 C . 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D . 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
  • 1. (2024高二上·宁乡市期末)  “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发生不适应,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醉氧”时,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 B . “醉氧”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含量相对较高有关 C . 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充足的水分 D . “醉氧”症状的出现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1. (2024高二上·浏阳期末)  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组织液和组织液 B . 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 . ②④⑤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 长跑时,乳酸堆积,⑤的pH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 1. (2024高三上·湖南期末)  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体内前列腺素含量升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导致鼻塞、流鼻涕(鼻黏液),鼻涕中含有抗体、吞噬细胞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B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导致鼻塞与组织水肿有关 C . 只有血浆才会直接影响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代谢活动 D . 感染流感病毒后,机体只通过激素调节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 1. (2024高二上·新化期末)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 B .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 .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 D . 胰岛素的合成
  • 1. (2024高二上·新化期末)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 剧烈运动后,血浆pH由7.42降至7.13又升至7.40 B . 高温下户外作业导致中暑,体温升至38.5℃ C . 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B淋巴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D . 饮水过多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
  • 1. (2024高二上·新化期末)  北京2023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和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浆中CO2浓度维持相对稳定 B . 补充适当的营养液,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 . 副交感神经兴奋增强,细胞代谢减弱 D .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