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将某种植物长势相同的幼苗分为三组,甲组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乙组常温下培养,丙组常温下培养并用赤霉素处理。一段时间甲组和丙组植物的侧芽分化出较多花枝,而乙组植物基本没有花枝产生。相关资料表明,植物感受低温变化的主要部位是顶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处理三组幼苗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供水供肥量等条件需相同 B . 为验证感受低温的部位是顶芽,可增设丁组:摘除顶芽后低温处理 C . 实验结果表明,顶芽产生了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分化形成花枝 D . 为进一步说明赤霉素对花枝形成影响,可增设一组使用赤霉素抑制剂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人体肾小球过滤出的原尿中除含有尿素等代谢废物外,还含有各类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原尿中的水绝大部分经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也在肾小管被全部重吸收。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引起原尿中相应浓度过高,难以被全部重吸收,产生尿糖。

    1. (1) 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逆浓度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成分,这种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 )
    2. (2) 人体排尿量与多种激素水平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向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配比的植物激素后,可用于不同目的的植物组织培养。下列哪项培养基的激素配比最适合用于菊花丛状苗生根( )
    A . 仅有生长素 B . 仅有细胞分裂素 C . 生长素较多,细胞分裂素较少 D . 细胞分裂素较多,生长素较少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先涝后早,蚂蚱成片”是我国劳动人民对蝗灾出现的一种规律总结。现代研究发现,蝗虫通过释放4-乙烯基苯甲醚(4VA)进行聚集,从而危害农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蝗虫通过化学信号聚集,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 . 人工合成的4VA能聚集蝗虫并将其诱杀,属于化学防治 C . 4VA促进蝗虫聚集,导致种群密度增大,属于负反馈调节 D . “涝”和“旱”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 1. (2024高二下·东莞月考)  细胞工程在治疗疾病和育种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I.花椰菜的维生素含量丰富,能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预防高血压,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促进肠道蠕动,预防癌症等多种功效。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而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下图为科研人员利用花椰菜和紫罗兰为材料,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进行的实验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该技术最显著的优势是
    2. (2) 若D为愈伤组织,③过程到④过程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主要原因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诱导分化形成试管苗所需的不同。

      Ⅱ.若上图表示抗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部分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

    3. (3) 若图中B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A表示细胞,本实验中,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最终筛选到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4. (4) ②过程的常用方法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特有的诱导方法为诱导法。
  • 1. (2024高二下·福田月考) 下图是新冠病毒抗原(N蛋白)检测试剂盒的原理。试剂盒有两条指示线:反应线(T线)和质控线(C线),胶体金垫中有含有胶体金颗粒的抗体1和抗体4,质控线和反应线的位置分别固定抗体2和抗体3,胶体金颗粒大量聚集后会呈现红色,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使用N蛋白作为检测标志物的原因是该蛋白在不同新冠病毒株系中高度保守且表达量高 B . 抗体1和抗体4均可以和新冠病毒结合,抗体4是可以与抗体3特异性结合的质控抗体 C . 抗原检测试剂盒所需要的多种抗体需要较高的纯度,通常使用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制备 D . 橙汁未经样本洗脱液处理直接滴加会改变试剂盒的pH,导致抗原抗体非特异性结合而产生“假阳性”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肿瘤细胞通过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逃避T细胞的攻击,即“免疫逃逸”。为探究泛素化酶USP2(USP2基因表达产物)对PD—L1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细胞介导的(选用“体液/细胞”作答)免疫清除癌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 (2) 研究人员构建了USP2基因不同程度过表达的小鼠结肠癌细胞和敲除USP2的高表达PD—L1的小鼠结肠癌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细胞膜上PD—L1蛋白的量,结果如图1所示。

      癌细胞中USP2基因表达量与其膜表面的PD—LI的含量成(选用“正/负/不”作答)相关。结合PD—L1的功能推测,USP2基因过量表达可以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3. (3)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将四种小鼠结肠癌细胞(①野生型、②USP2敲除型、③过表达鼠源PD—L1型和④USP2敲除+过表达鼠源PD—L1型细胞)悬液分别接种在小鼠右侧腋下、成瘤,观察并测量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

      若曲线b为接种①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则曲线a为接种(选用“①~④”作答)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则曲线d为接种(选用“①~④”作答)型细胞后的肿瘤体积变化曲线。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长时程增强(LTP)是指短时间内给突触前神经元快速重复性刺激后,在突触后神经元上可产生持续数天甚至数星期的突触电位增强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下图是海马区中CA3区与CA1区神经元之间LTP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AMPA受体与Na+通道偶联,NMDA受体与Ca+通道偶联,两者都能通过与谷氨酸结合而被激活

    A . 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引起Ca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内流 B . 新的AMPA受体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LTP的形成 C . 谷氨酸与AMPA受体结合实现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 D .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NO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促进LTP的产生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血液中尿酸含量是一项体检指标,在肝脏、小肠等细胞中,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尿酸,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尿酸含量过高,可能引发痛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健康人体内尿酸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B . 黄嘌呤氧化酶、尿酸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 . 尿酸含量过高引发痛风属于稳态失调现象 D . 尿酸含量偏高的个体应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 1. (2024高三下·惠州模拟)  《庄子·天运篇》记载:“蚊虻潛(zǎn)肤,则通昔不寐矣。”当蚊子叮咬人类,会将少量唾液注入人体血管,唾液中含有使血管舒张、抗血液凝固等物质,使人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叮咬处热敷能使血管舒张,缓解叮咬后的瘙痒感 B . 蚊子叮咬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组织液增多 C . 蚊子叮咬后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D . 蚊子叮咬可能使机体产生组胺,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