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揭阳模拟)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突触前膜释放的Ach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肌细胞兴奋 B . 抑制AchE的活性,可能会引起肌肉细胞持续性收缩 C . 对患者使用C5a的抗体,可能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 D . ALS患者肌细胞破裂与肌细胞内的渗透压过低有关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针灸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排便异常、夜尿增多、多汗等临床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参与上述症状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 B . 患者夜尿增多是因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C . 针灸时,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使Na+内流 D . 针灸可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进而促进肠道蠕动以改善便秘症状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科学家对它的发病机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这将更有利于我们战胜抑郁。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 (1) 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单胺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有关。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5-HT需通过方式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

      ②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来提高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以缓解抑郁症状。根据上图提供的有关信息,试分析药物SSRIs的作用机理可能是(答3点)。

    2. (2) 5-HT是海马区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使人体产生愉悦的情绪。其分泌调节机制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如下图)。检查发现,抑郁小鼠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

      ①激素甲的名称是

      ②关于郁症发病机理的神经内分泌假说认为抑郁症与小鼠的HPA轴被过度激活有关,结合上图分析HPA轴过度激活的原因可能是

      ③运动干预可降低CRH的分泌从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是否可以作为药物H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治疗抑郁症的药物H、CRH定量测量仪、注射器

      实验设计思路: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研究人员在给予小鼠脚部一个电击的同时出现特定频率的铃声,小鼠在受到电击后出现僵直行为。经过数次这样的练习后,如果只给予特定频率的铃声,小鼠同样出现僵直行为,此时表明小鼠已经获得了条件恐惧记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鼠听到铃声出现僵直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B . 电击属于条件刺激 C . 条件恐惧记忆建立后可以消退 D . 出现僵直行为表明反射弧是完整的
  • 1. (2024·南宁模拟)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释放Ach B . 抑制AchE的活性,可能会引起肌肉细胞持续性收缩 C . 对患者使用C5a的抗体,可能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 D . ALS患者肌细胞破裂与肌细胞内的渗透压过低有关
  • 1. (2024·南宁模拟)  一般情况下,人体在低温、缺氧环境中,可以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寒风刺激会被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
    2. (2) 冷刺激信号到达体温调节中枢后,中枢会发出信号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热量散失。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还支配内脏和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支配。
    3. (3) 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缺氧耐受性是在指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下,生物体能维持其生命力的能力。科学家拟研究不同环境温度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尝试探索如何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实验设计如下:

      ①将3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成年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放入甲、乙、丙玻璃瓶内,密封。应对培养小鼠的空气做特殊处理,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瓶内空气处于状态。

      ②将上述三个玻璃瓶分别放入盛有24℃(甲)、0℃(乙)和40℃(丙)的水中保温,观察记录三组小鼠在不同温度的玻璃瓶密封培养的存活时间和耗氧率,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和耗氧率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组别

      存活时间/min

      耗氧率/(mL·g-1·min-1

      43.33

      0.030

      100.27

      0.019

      24.73

      0.033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 (4) 低温麻醉是指麻醉时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患者体温降至预定范围内。做心脏外科手术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阻断血流,暂停血液循环。请运用上述结论解释给患者做心脏外科手术时,实施低温麻醉的原因:
  • 1. (2024·广西模拟) 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等)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等一系列反应,使P物质(镇痛物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超极化,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但具有成瘾性。科学家们利用河豚毒素(TTX,河豚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毒素)可以特异性且快速阻断Na+通道的特点,开发了TTX镇痛剂。通过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从而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相关作用机制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TTX作为镇痛剂有特异性强、见效快速且无成瘾性等优点 B . C物质和受体结合后,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 . 推测A、B、C代表的三类物质分别为TTX(河豚毒素)、P物质、吗啡类镇痛药 D . 产生痛觉的过程中,Na+进入膜内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 1. (2024·广东模拟) 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前神经纤维受到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强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的电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图是海马区某区域LTP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a2+/钙调蛋白复合体能引起大量谷氨酸释放 B . 突触后膜反应增强与AMPA受体量增加有关 C . 阻断了NMDA受体的作用依然能引起LTP D . 据图示机制判断LTP的产生属于正反馈调节
  • 1. (2024高二下·湖南期中) 辣椒素与人体感觉神经元上的受体- TRPV1(可被辣椒素或40 ℃以上的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后,能引起Ca2+等阳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引起机体产生痛觉,图1为TRPV1被激活及产生生理效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TRPV1位于感觉神经元的(填“树突”或“轴突”)膜上。吃辣椒时,辣椒素激活感觉神经末梢上的TRPV1后,此时Ca2+通过(填运输方式)从膜外渗入膜内,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电信号。
    2. (2) 人吃辣椒后,到产生灼热感,该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3. (3) 当一系列的兴奋传递到①处时,突触后膜上膜外电位的变化是,这种兴奋的传递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比,特点在于(答两点)。
    4. (4) 图2表示的是TRPV1介导瘙痒反应的部分信号通路,机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递痒觉信号,即组胺受体/TRPV1通路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TRPV1通路。研究发现使用TRPV1的拮抗剂治疗轻中度瘙痒患者三周后,其瘙痒程度有显著下降,请结合图分析TRPV1拮抗剂的作用机理是
  • 1. (2024高二下·邵阳期中)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科研人员在给予某一神经元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 . 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 .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 .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 .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