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宾阳月考)  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或庄严雄伟、或精美华丽、或与自然的风景融合,或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观察图片,下列项对应图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中国云冈石窟—佛教本土化的体现 B . ②桑奇大塔—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 C . ③羽蛇神金字塔—玛雅自然神的崇拜 D . ④哥特式教堂—俄罗斯东正教的象征
  • 1. (2024高一下·桂林月考) 公元3世纪,罗马法不仅确认了军人与其服役地妇女产生的婚姻关系有效,还确认了在外省任职的公务人员的类似婚姻行为同样有效。这一措施旨在(   )
    A . 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B . 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 C . 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 1. (2024高二下·珠海期中) 据考证,进入公元1世纪以后,印度商人进一步向马来半岛及其以东扩展,东南亚许多地方的民众开始信仰佛教和印度教,其在印度尼西亚范围内带来了婆罗门教,其中以印度教的湿婆教派为最主要,在东加里曼丹出现了湿婆教的古代王国。这说明(    )
    A . 印度商人是文化外传的主导者 B . 传播宗教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动力 C . 民族迁徙促进了区域文明演进 D . 经济交往推动了宗教文化的传播
  • 1. (2024高二下·深圳期中) 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南部意大利的希腊人城邦,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和全面,但希腊人的民主政治,罗马人就不接受;罗马的军事制度、社会结构,在很多方面也不同于希腊;罗马帝国的统治也与希腊化王国的制度有重大区别。这表明( )
    A . 罗马帝国排斥希腊文明 B . 古代世界文明起源多元 C . 希腊对罗马的影响有限 D . 罗马帝国缺乏统一基础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在军事上,将步兵、骑兵、象兵、海军、工兵等兵种组成帝国军队,组建的最具战斗力军队是所谓“不死队”。另外规定,帝国中央政府铸造金币,行省只能铸造银币、自治市只能铸造铜币。为便于传达国王的命令、下情上达和军队调动,在驿道沿途设驿站。大流士还让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对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参照各地原有法律。这些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巩固了波斯人对各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在客观上也促进帝国内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  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采用了和亚欧大陆上的古代帝国几乎相同的治理措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管辖。以都城为中心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一方面用于传递帝国政府的命令和情报,调动军队;另一方面用于被征服地区朝贡。印加国王为统一宗教信仰,既强调太阳神印蒂的至高无上,同时敬奉古老神明帕恰卡马克和维拉科恰,对各被征服部族的神明兼容并蓄。利用战争这一特殊形式广泛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最终打造了印加帝国的百年辉煌。

    ——摘编自林被甸《探访印加—古代世界文明交流与互动透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流士改革的特点及其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印加帝国在治理措施上与大流士改革的相似之处,并结合相关史识,说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阿拉伯哲学思想的大量传播,最终引发了希腊自然哲学在西欧的研究热潮,带来了与基督教义相悖的“异端思想”,促成神学信仰的裂变,并在世俗大学中广泛传播。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
    A . 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B . 影响了欧洲思想解放 C . 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D . 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两河流域距今约4300年的铭文记述:“恩利尔(苏美尔主神)不许有人与天下四方之王萨尔贡作对,他把上海(指地中海)……和下海(指波斯湾)交给了萨尔贡,马里的乌加和依兰都侍立在天下四方之王萨尔贡之前。”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    )
    A .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B . 是欧亚文化交流的中心 C . 出现神权与王权结合的帝国 D . 涌现出一系列城市国家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产生了初级的文字和阶级分化,而且他们的生计活动富有创造力,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可见,阿兹特克文明(    )
    A . 依然处于原始社会 B . 尚未进入国家阶段 C . 无法建立中心城市 D . 文明演进动力不足
  • 1. (2024高一下·霍尔果斯月考) 中世纪西欧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不断发展;阿拉伯帝国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了欧亚大陆(    )
    A . 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 . 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C . 东西文化的同源性 D . 经济基础的一致性
  • 1. (2024高一下·霍尔果斯月考) 9世纪初,在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组织下,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
    A . 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复兴 B . 成为东西方文学交流桥梁 C . 积极吸收全世界的文化 D . 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6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