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观察下图四个古代文明区域,对应的文明表述准确的是( )

    A . 区域①——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B . 区域②———《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 区域③——公元前3千纪恒河流域出现了贵贱分明的种姓制度 D . 区域④——司母戊鼎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下图所描述的法律文件是( )

      

    颁布于1804年

    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以法律形式固定了革命成果

    A . 英国《权利法案》 B . 法国《人权宣言》 C . 法国《民法典》 D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1881年,伊拉克考古学家霍姆兹德·拉萨姆在巴比伦古城西帕尔(巴格达西南侧)的废墟中发现了右图这块距当时2500年的文字泥板。直到19世纪末这块泥板才受到重视,被冠以“巴比伦世界地图”的标签在大英博物馆公开陈列。以下与此相关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其被重视可能得益于对泥板文字的成功破译 B . 此泥板上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象形文字 C . 此块泥板产生时人类还尚未进入到铁器时代 D . 实证了希腊化时代推动了地图绘制技术发展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下表是宋代理学家的言论。由此可知,他们(   )

    言 论

    出 处

    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

    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

    朱熹《论语集注》

    盖天理只是人事中之理,而具于心者也。天理在中而着见于人事,人事在外而根于中。天理其体而人事其用也

    陈淳《北溪字义》

    A . 将封建礼义和天理相结合 B . 完成了儒家信仰的理论重建 C . 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对立 D . 发展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1. (2024高二下·什邡月考) 《罗马民法大全》颁布后,妇女实现了“无夫权的婚姻”,妇女在婚前婚后的地位保持不变,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妻子的嫁资非经妻子的同意,丈夫不得处分,且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全部归还妻子。这一规定( )
    A . 体现法律注重维护个人权益 B . 印证男女平等的时代特征 C . 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的体系 D .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 1. (2024高二下·阆中月考) 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朱元璋命提刑按察司佥事分巡郡县录囚,凡答罪者释之,杖者减半,重囚杖七十,有赃者免征。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先后颁布《大诰》《大诰武臣》和量刑较重的《大明律》,并设置锦衣卫和诏狱,频施廷杖。这反映了(    )
    A .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趋向缓和 B . 时代变化影响立法精神 C . 法律建设旨在整顿司法腐败 D . 社会治理水平逐步提高
  • 1. (2024高一下·仁寿月考)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银钱的借贷利息为10%—25%,谷物的借贷利息则为20% —33.3%;债务人无力偿还借债,债权人不仅可以没收他的田地房产,并且可以把他和他的妻子儿女卖为奴隶。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 . 城邦经济以工商业为主 B . 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 C . 自由民不享有政治权利 D . 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建立
  • 1. (2024高二下·达州月考) 罗马法官认为法之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公正”,并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之中秉持正直与善良的信念,“不害他人,各得其所”。(罗马)法学家保罗因此提出:“人们将任何时候均公正与善良的事物称之为‘法’”。由此可见,罗马法(    )
    A . 保障平民的权益 B .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 弘扬了公德理念 D . 注重司法过程平等
  • 1.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查士丁尼法典》就其编辑方法而言,法律编纂委员会通过对先前法学家的援引来强调传统;法律条文也日渐统一于君主的谕令之中,民众、元老院、官员以及法学家的立法活动逐渐寿终正寝。这说明《查士丁尼法典》( )
    A . 旨在整理前代的法典 B . 日益适应君主权力加强的需要 C . 完善了法律编辑方法 D . 法律渊源多元性特征更加明显
  • 1.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或者洪水冲走了作物,或者由于当年缺水,那块地没有生长谷物-在那一年,他可以不向他的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暂停履行他的合同,他可以不付那一年的利息。”由此可知,法典(  )
    A .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 体现商品经济要求 C . 维护民众利益实现阶级调和 D . 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5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