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滴定法是用于测定溶液中微粒浓度的重要方法。某实验小组利用滴定法测定碘酒中碘的含量。
    1. (1) 配制稀碘液:移取10.00mL碘酒,准确配制100mL稀碘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从下列图中选择,填选项)____。
    2. (2) 测定碘含量:每次取25.00mL稀碘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稀后,用浓度为0.1000 标准溶液滴定,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溶液的用量/mL

      稀碘液的用量/mL

      1

      21.32

      25.00

      2

      20.02

      25.00

      3

      19.98

      25.00

      已知:

      ①第1次实验溶液的用量明显多于后两次,原因可能是

      A.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

      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溶液变色,即判定达滴定终点

      C.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产生

      D.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②该碘酒中碘的含量为。(已知

    3. (3) 借鉴(2)的方法,用如图所示的流程测定海带中的碘含量。

      ①加入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②预测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在实验时却发现溶液变色片刻后,恢复滴定前的颜色。继续滴加 , 溶液变色片刻后再一次恢复原色。

    4. (4) 探究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该学习小组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并不能较快地氧化待测液中的

      提出猜想:过量的将生成的重新氧化成碘单质。

      验证猜想:将2mL待测液、2滴0.1 溶液、2滴淀粉溶液和混合,用溶液滴定,若待测液变为无色后又反复变色,则证明猜想不成立。

      提出疑问:什么物质反复氧化碘离子。

      寻找证据:按图7的流程,用量改为少量,氧化后的待测液静置半小时,利用氧化还原电势传感器测定滴定过程中电势的变化,待溶液变色后停止滴定,溶液恢复原色后继续滴加至溶液变色,循环往复,得到图8所示的曲线。

      图8

      已知:

      ⅰ氧化性物质的电势值高于还原性物质:

      ⅱ一定条件下,氧化性物质的浓度越高,电势越高,还原性物质浓度越高,电势越低。

      a-b段电势升高的原因是(填化学式)被氧化。由a-b段电势变化的斜率小于b-c段可推测溶液反复变色的原因是

      优化流程:将用氧化后的待测液,再进行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待测液变色后不会恢复原色。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已知M、R、X、Y、Z属于短周期非金属元素,M与X同主族,M单质与X单质化合可形成一种漂白性物质;R可形成三键的单质气体;X、Y、Z与R同周期,且Z原子的半径最小,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有2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M>R>X B . 均为极性分子 C . 最高价含氧酸酸性:R>Y D . 第一电离能:Z>R>X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下列生活情境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 B . 除水垢时,先用溶液浸泡: C . 铅蓄电池放电时总反应: D . 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原理: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按照下图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说明具有强氧化性 B . N形管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有酸性气体进入N形管 C . 反应后,从c口抽取反应液加到足量的氨水中最终产生蓝色沉淀 D . 实验结束后从b口注入足量NaOH溶液,会有2种物质与NaOH反应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Na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保存NaOH溶液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 B . 俗名小苏打,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C . 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 单质钠可用于冶炼金属,Na与溶液反应可制Cu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科技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福建舰舰体材料无磁镍铬钛合金钢硬度高于纯铁 B . 制造5G芯片材质之一氮化镓(GaN)为金属晶体 C . 针核反应堆的主要原料是互为同位素 D . 嫦娥5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Al元素,Al属于s区元素
  • 1. (2024·重庆一模) 我国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物质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是O2的同分异构体 B . 它是O3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C . O2O2互为同位素 D . 1molO2分子中含有20mol电子
  • 1. (2024·重庆一模)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钠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固体 B . 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能继续燃烧 C . 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D . 铁能与硫酸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贮存浓硫酸
  • 1. (2024·光明模拟) 金属锌具有储量丰富、电池理论容量高﹑氧化还原电位低,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锌的化合物在防腐、电镀、医学、纺织等领域有诸多应用。一种水性电解液Zn-V2O5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放电结束后左侧电极片上生成VOSO4.已知VOSO4可溶于水,强碱性环境下Zn2+最终转化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Zn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 , 发生还原反应 C . 该电池中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 . 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V2O5电极质量减少9lg
  • 1. (2024·光明模拟) 下列各组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

    火焰出现黄色

    溶液中含Na元素

    B

    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引燃,盖上另一块干冰

    镁粉在干冰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O2不能扑灭金属镁引起的火灾

    C

    向K2S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 然后将产生的气体导入CuSO4溶液中

    CuSO4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Ka1(H2S)>Ka1(H2CO3)

    D

    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搅拌

    产生黑色“面包”

    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吸水性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