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硝烟弥漫】

    材料一:1945年7月从美国传来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这时远东的日本继意、德投降之后依然顽强抵抗,不肯无条件投降,……直到9月2日日本政府于美国“密苏里”号上签订正式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摘编自苏永旭《试论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分庭抗礼】

    材料二: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共同发展】

    材料三: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走向未来】

    材料四: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1922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1928—1937年

    苏联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50年代

    新独立的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1991年

    苏联解体

    2010年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1. (1) 小历同学认为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发挥重要作用,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持有怎样的心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有这种心态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战后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具体的举措是什么?这个“让人心动的选项”有何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围绕“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提出一个观点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 (2024·肇庆模拟) 工厂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许多领工资的劳动者在同一个地方工作,通过劳动分工、技能获取、监督和

    质量控制等实现了产量增长。这说明工厂制度(    )

    A . 提高了生产效率 B . 改善了工作环境 C . 提高了工人待遇 D . 增加了就业岗位
  • 1. (2024·肇庆模拟) 大国发展之路建立在经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0年至1830年,英国经济人均产值增长量的2/3以上都应归功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活动的发生地点,由农舍和小作坊转移到了工厂,从而提高了对工作投入的掌握程度。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为致治变革提供了动力。自9世纪30年代以来,各类议会立法机关为纠正工业化带来的普遍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行动。英国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均产生了反响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德国1870年—1910年域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闲变化

    材料三

    回答些列问题:

    1. (1) 概括材料一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2. (2) 指出材料二德国当时人口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这样变化的原因。
    3. (3) 指出材料三反映的社会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时代变迁和人口变化”的关系。
  • 1. (2024·光明模拟)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
    A . 影响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形成 B . 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C .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 . 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 1. (2024·光明模拟) 棉花是撬动世界的植物,一部棉花史,见证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某校九年级某学习小组围绕“棉花的世界之旅”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探究任务一【棉花的中国之旅】

    材料一:棉花的中国发展史

    汉代

    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开始植棉纺织。但种植范围较小,仅在新疆、西南部分地区零星种植。

    宋代

    由海路传入广东、福建,并在南方推广。“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元代

    元初政府“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松江府成为棉纺业中心,棉布被定为常年租赋之一。




    明代

    明初,朱元璋大力提倡植棉,令农民有田五至十亩者各种桑、麻、棉半亩,后又规定多种植棉花不征税。到15世纪末,棉花已是“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明代中晚期,棉花超过桑、麻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棉布取代桑、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清朝前期

    清朝前期,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职工超过5000人,生产商品化、商业化趋势加强。

    ——摘编自《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和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素材整合

    探究任务二【棉花的世界之旅】

    材料二:15世纪以前,棉花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以家庭自产自用为主,呈现出多点分散的态势,此时在全球棉花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印度和阿拉伯商人。15世纪以后,随着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与印度建立贸易关系,哥伦布登陆美洲发现可以植棉的大批土地,欧洲有了重塑全球棉花网络的可能。到了1780年,一个欧洲人主导的将亚洲、欧洲、美洲涵盖在内的新贸易体系逐渐形成,整个欧洲成为世界棉花的中心。

    ——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

    探究任务三【棉花的新使命】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棉花总消费量大幅增加,贸易规模呈增长态势,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参与棉花进出口贸易,但欧洲对棉花帝国的统治结束了,曾经是棉花帝国的中心的节点(例如蓝开夏郡)已被边缘化,而中国已经成了它的核心。如今的中国作为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国之一和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正在发扬自己特色,走出属于自己的全球化道路,棉花也因此有了新的使命。

    ——商编自贝克特《棉花帝国》和维舟《棉花敲开现代世界大门》(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月21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棉花种植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15世纪前后“棉花种植和加工”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到了1780年,整个欧洲能够成为世界棉花的中心”的原因?
    3. (3)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给当今中国棉花产业建设“自己特色”的全球化道路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 1. (2024·江西模拟) 爱迪生一生中共有一千多项发明,白炽灯只是其中之一。这些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而爱迪生本人也只是当时美国众多发明家中的一员,19世纪后半叶,各种各样的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英国。这说明( )
    A . 德国步入了“电气时代”,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B . 英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C . 美国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D . 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1. (2024九下·都昌月考) 如图反映的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对此图解读 不正确的是(  )

    A . 第①段西、匍的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 B . 第②段英法完成工业革命加紧殖民扩张 C . 第③段英国通过战争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D . 第④段第二次科技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 1. (2024·南昌模拟)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 . 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B . 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C . 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D . 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 1. (2024·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模拟) 如图是近代以来陆上交通工具的演变,体现出(   )

    马车

    蒸汽机车

    早期汽车

    动车

    A . 科技进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B . 信息传递影响人们思想观念 C . 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D . 科技发展优化国家经济结构
  • 1. (2024·唐山模拟)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自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个年头,汽车业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

    材料一: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美国是以后来居上的姿态出现的。20世纪初,汽车工业发生了一次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使美国汽车工业成了世界的领袖。

    1908年,美国发明家亨利·福特推出了T型车,因为有强劲的社会需求,推动福特汽车公司寻求一种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福特汽车公司从1913年开始以流水线生产的方式进行管理,生产速度提高了七百多倍,同时降低了成本和售价。从此汽车不再是贵族的奢侈品,而成为大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并称美国汽车三巨头,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主宰了世界汽车市场。美国经济与这三巨头的联系十分紧密,汽车工业在美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大约有七分之一的就业机会都同汽车行业有关。人们在购买汽车上面的支出也是他处无可相比的。后来汽车的普及程度之高甚至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齐萌《美国汽车工业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长春一汽从1953年7月15日破土动工,到1956年建成投产,自此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开端。

    从1956年开工生产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长和发展时期。汽车品种从一个增加到三个,产能从3万辆提至6万辆。在这个时期里一汽为全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务,还承担了一些援外项目。

    从1979年到1988年末,是一汽“解放”汽车的换型改造时期,又称第二次创业时期。在这个时期,坚持开放型的自主技术改造,使老企业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不过,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关键技术自主开发及自主品牌创建能力等方面较为薄弱。

    从1988年到2001年末,是一汽结构调整时期,又称第三次创业时期。我国开始与大众、丰田等外企建立合资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截至2022年底,中国一汽集团海外业务已覆盖欧洲、非洲、东南亚、拉美、中东等8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海外经销商120余家,累计出口达40万辆。

    ——摘编自《长春日报》《中国经营报》等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20世纪初汽车工业发生了一次根本性变革”指的是什么?概括汽车工业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长春一汽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一汽在“成长和发展时期”“换型改造时期”的有利社会条件。
    3. (3)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外汽车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