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福建)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举办期间,中国牵头发起“昆明一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问题。我国发起这一倡议是基于( )
    A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 . 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 C .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根本利益趋于一致 D . 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采取共同行动
  • 1. (2024·福建) 截至2024年1月底,我国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由贸易协定,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
    A .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 . 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C . 构建了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 D . 体现了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
  • 1. (2024·福建) 下列对时事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时事

    解读

    2024年3月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

    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

    202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023年7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举办

    是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时召开的国际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云南) 沿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不断为沿线国家发展增添新气象,中国企业建造的许多标志性建筑被印在当地货币上。这说明( )
    A . 各国加强合作就能消除全球性的风险 B . 中国以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C . 中国已经为世界各国解决了发展难题 D . 各国在和平与共赢的时代主题下合作
  • 1. (2024·凉山)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5月5日至10日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命运共同体”“全天候”,可以说是习近平主席此次欧洲三国之行的关键词。习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讲话向世界清楚地表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始终“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团结合作、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愿同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

    习近平主席对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系列重要讲话,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一直在努力用实际行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请回答这一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 1. (2024·凉山) 阅读表格中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内容

    问题

    在我国有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这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①

    2024年2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哪项职权:②

    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③

  • 1. (2024·江西) 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国愿同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携手前行、共担风雨、共创未来。这表明中国( )

    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③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④主动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烟台) 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一决议( )

    ①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②展现了中华文明不断扩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③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走向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苏州)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人文交往合作机制日益完善,一出剧目、一部电影、一本好书,常常就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收获情感共振和心灵互通。由此可见(    )
    A . 文化多样性,共享多样文化 B . 世界多极化,各国相互制约 C . 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赖 D . 同住地球村,消除文化差异
  • 1. (2024·苏州) 甲骨文中,“和”为管乐器,本义是调和,后引申为和谐、和睦等;“合”本义为相亲相爱,后演化为结合、融合等(图)。和合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精神追求和交往方式,在处理国际关系中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甲骨文“和”“合”
    ①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②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③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