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世人激赏苏东坡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一人生境界在《定风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途中遇雨,触动了他敏感的心灵,仕途多舛、宦海沉浮,与眼前这场猝不及防的山雨何其相似,但苏轼一样等量齐观

    A . 激赏 B . 淋漓尽致 C . 猝不及防 D . 等量齐观
  • 1. 阅读苏轼的《定风波》,完成小题。(6分)

    定 风 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沙湖:位于黄州东南30里处。②穿林打叶声:指雨声。③芒鞋:草鞋。④向来:刚刚、刚才。萧瑟处:指遇到风雨的地方。

    1. (1) “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是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给这位旷世大才所下的评语。

      该词哪些词语直接点明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

    2. (2)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1) 词中描写了哪两个情景?
    2. (2) 这首词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词家所称道。说说你的理解。
  • 1. 对苏轼的《定风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挂怀之意,”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的味道,又增加了一丝挑战的意味。 B . “竹杖芒鞋”句写词人凭竹杖芒鞋从容前行,“轻胜马”传达出一种不惧苦难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C .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说傍晚西斜的太阳已出现,这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传达的情感相似。 D . 末尾“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词人所遇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 1. 以下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春望》——唐代——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 B .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字摩诘,世称“诗佛” C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北宋——苏轼——易安居士 D . 《饮酒》——东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B . 《 送东阳马生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C . 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D . 苏轼《定风波》词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三句饱含人生哲理,词人认为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定风波:词牌名。②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④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⑤吟啸:高声吟咏。⑥芒鞋:草鞋。料峭:⑦料峭:形容微寒。⑧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苏轼这首词的风格是风趣幽默。词中的哪些词句体现了这种风格?(两句即可)我们从中应学习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 1. 默写。
    1. (1) 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2. (2)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3. (3) 李商隐《无题》中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4. (4)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5. (5) 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 (6) 成长路上,时而阳光,时而风雨。无论是欢笑还是痛苦,我们都要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扩大胸襟泰然处之。
    7. (7) ,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
    8. (8)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 1. 《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1. 填空。
    1. (1) 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定风波》)
    2. (2) 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 (3) 一抹晚烟荒戍垒,。(纳兰性德《浣溪沙》)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