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翩。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1)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 1. 诗词阅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翩。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翩。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人名)
    2. (2) 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翩。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1) 有人评价岑参的边塞诗“奇气益出”。“奇”在本诗中体现为:先用一个妙喻,描绘雪景的奇丽;紧接着通过描写将士们日常生活的感受来写当时的天气,其中“①,②”从侧面突出边塞的奇寒;继而场景移至帐外,以“百丈冰”“万里凝”描绘出大漠雪景③的特点;而欢饮饯别之后,化情为景,堪称奇情。
    2. (2) 唐代边塞诗人常借边地特有的人、事、景、物表达情感。品味本诗中画线的诗句,并从下面诗句中任选其一,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⑴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⑵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蔑称

    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狐皮袍子。锦衾: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衾,被子)

    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⑻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难着”一作“犹着”。

    ⑼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

    ⑽惨淡:昏暗无光。

    ⑾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⑿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⒀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

    ⒁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⒂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⒃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 (1) 本诗中描写边塞地区风狂雪早的句子是什么?
    2. (2) 本诗中的咏雪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3. (3) 本诗中联想美妙,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4. (4) 本诗中被后人誉为“妙手回春”的咏雪名句是什么?
    5. (5) 本诗中诗人飞驰想象,赋予了冬雪盎然的生命,创设出“冬天里的春天”的胜境的句子是什么?
    6. (6) 本诗中与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的神奇想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什么?
    7. (7) 本诗中描写片片雪花,开帘入隙,用美化的语言表现出边塞的清寒之感的句子是什么?
    8. (8) 本诗中描写戍边将士们雪天的苦寒生活,突出了边塞地区奇寒难忍的句子是什么?
    9. (9) 本诗中描写出边塞地区冰天雪地,阴云重重景象的句子是什么?
    10. (10) 本诗中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千里冰封,愁云万里的景象的句子是什么?
    11. (11) 本诗中描写塞外冰高云暗,抒发戍边将士们内心惆怅的句子是什么?
    12. (12) 本诗中以夸张的笔墨,描写大漠奇寒,景象气势磅礴,烘托了离别时刻的矛盾之情的句子是什么?
    13. (13) 全诗由写景转入叙事的过渡的句子是什么?
    14. (14) 本诗中描写中军账里置酒饮别情景的句子是什么?
    15. (15) 本诗中描写辕门外风大雪狂,天寒地冻的凄惨景象,为下文的送别渲染气氛的句子是什么?
    16. (16) 本诗中诗人从视觉上描绘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瑰丽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17. (17) 本诗中诗人巧妙地在冷色调上着暖色来描绘雪景的句子是什么?
    18. (18) 本诗中描写诗人与友人分手时的情景的句子是什么?
    19. (19) 本诗中描写友人远去,诗人情思悠悠不尽的句子是什么?
    20. (20) 本诗中表现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21. (21) 本诗中通过写景,营造出于无声处见别情的句子是什么?
    22. (22) 本诗中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什么?
    23. (23) 本诗中与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中“荷笠带斜阳,青独归远”意境相似的句子是什么?
  • 1.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①对很多人来说,诗歌并不陌生。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到综艺节目里的比拼,每个人都可以在凝练的笔触中感受深沉的情怀,在传神的语句里捕捉真挚的情感。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的困惑,提出“古诗鉴赏有没有答案”的疑问。

    ②诗歌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彰显了汉语表达的独特魅力。相较于其他文体,古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讲求用雅致凝练的语言实现抒情表义,含义深长的同时又追求音韵协调,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看到大雪纷飞,写下“燕山雪花大如席”;目睹银装素裹,感慨“千树万树梨花开”;赞誉瀑布奇观,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会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砥砺自我,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这些千古流传的诗歌以其意象、哲理和才思击中人心,精当易晓,韵味悠长,成为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③“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也是人的情感意志表达载体。古人将人生体验、生命思考、事物观察凝聚到诗词之中,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世界。相似的生命经验,促使今人与古人在情感与思想上同频共振;阅读时的片刻感悟存留心间,迸发出激励人心的力量。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卓绝,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超然……每读及这些诗句,就更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一时的挫折便显得不再难以逾越。

    ④今天,身处现代文明的快节奏中,那些亲近自然、缘事而发的诗句,能让人逸兴遣怀,为人生掬一捧清泉。留心夏季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流连秋日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充满趣味的“闲看儿童捉柳花”,体现境界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借助诗歌,人们得以跳出日常的琐碎,凝视自然的神奇,发掘自我的诗心,给生活添一份诗意。

    ⑤古诗是今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其中的胸襟抱负、温厚美德、日常哲思、闲情逸致,给予我们情感思想的共鸣、人生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理解诗歌,不在于答案是否标准,而是从正确的语词训诂和创作背景出发,尽可能地抵达诗心,给出合情合理的解读,这才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旨归。在汉字的搭配组合中探寻多样性和可能性,也是诗歌言约旨丰的独特意蕴之所在。

    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正如此诗所言,古诗就像明月一般,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1. (1) 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2) 文章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文章第④段加点的诗句能用下列哪一句替换?请说明理由。

      A.簌簌衣巾落枣花              B.月落乌啼霜满天

  • 1. 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下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 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如“夏至”表示夏季开始。 B . 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在古代诗文中一般被称为“丹青”,现在一般被称为“国画”。 C .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D .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的行书都是极具代表性的。
  • 1.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离家多年后,有一回,我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 , ②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所感动: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③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是湿的呢?在我的眼里,炊烟是一幅画。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⑤它的作者是永远牵挂着孩子的母亲。

    A . ①句的主干是“我见炊烟”。 B . ②句中“感动”使用不当,应改为“感悟”。 C . ③句“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是湿的呢?”这个反问句是病句。 D . ④句中,“在我的眼里”做该句的状语。⑤句的谓语是“牵挂”。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 . 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 , 自然随波逐流,无所

    适从。

    C . 小明看了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做对。” D . 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束缚。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