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按要求默写诗句。
    1. (1) 《孟子·尽心上》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取其意入诗的句子是:
    2. (2) 本诗中给人以哲理启示,告诉我们站得高、看得远,就能扩大视野、综观全局,从而获得全面情况和正确认识,高屋建瓴地总揽全局,取得把握事物的主动权的诗句是:
    3. (3) 诗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极言泰山之高峻的诗句是:
    4. (4) 诗中写远望所见泰山绵延不断的整体形象的诗句是:
    5. (5) 诗中写细望所见,通过泰山的高而极幽深,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的诗句是:
    6. (6) 诗中描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和投林还巢的鸟的诗句是:
    7. (7) 诗中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8. (8) 诗中以“”两句鼓励我们应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气概开创未来。
  • 1. 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 “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B . “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 . “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北面和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南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 . 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登上顶峰远望群山的景象,表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 1. 杜诗工巧,语不惊人死不休。本诗中的“阴阳割昏晓”的“割”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试分析此字的用字之妙。(词的赏析)
  • 1.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句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请发挥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理解)
  • 1. 填空。

    作者是,他是代伟大的主义诗人,有“”之称。由于他的诗表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现实,又被称为“”。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本诗中的意思。
    1. (1) 岱宗夫如何 
    2. (2) 造化神秀
    3. (3) 阴阳割昏晓 
    4. (4) 会当绝顶
  • 1. 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设问的方式写出远望中的泰山郁郁葱葱,绵延连亘,掩映齐鲁大地。恢宏壮阔,极富气势。 B . 颔联中的“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泰山像一把巨斧,把阴阳和昏晓劈开,泰山险峻、雄伟的高大形象给人深深的震撼。 C . 颈联中的“曾云”“归鸟”是诗人细望所得,心胸激荡,云层重叠;凝目细视,归鸟入林,给人心胸开阔之感。 D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晚年杜甫的内心感受,他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心生惆怅之情。
  •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你从中读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和抱负?(语句赏析)
  • 1. 名著阅读。

     他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就喘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以上选文出自(作家)的小说,文中的“他”是(人名)。

  • 1.  字词过关

    kāi油 

     yǎo水 

     家 yù户晓

    piǎo

    jiào

     锋芒毕 lù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