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怀化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 (1) 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
    2. (2) 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写出你的阅读体验。
  • 1. (2024·滨江模拟) 阅读

    一棵被描写的树

    东西

        ①它就站在那儿,站在谷里屯风声呼呼的坳口,年龄两百多岁,身材粗壮,要两人张开手臂才能合抱,高一百多米,枝丫撑开像一把巨伞。进村的人首先看见它,离村的人最后离开它。

        ②小时候我到邻村读小学,每天都从它身边经过。由于那时的心思主要用在如何才能吃饱穿暖,所以我甚至我们,都没把它当成审美对象。那时,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枫树,只是体积大一点而已。平时我没在意它,只有上山打柴打累了,才会想如果用它来做柴火,一家人至少可以烧上一年吧。当然,它也还有其他功能,比如春天或夏天我们上学遇雨,就会躲到它的下面避免衣服被淋湿。冬天,它的黄叶落满一地,我们把落叶堆到火盆里提着狂奔。火盆冒出的浪烟像极了电影里火车头冒出来的,心头忽然有了看电影的感觉,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

        ③第一次长久地注视它,是父母到公社去交公粮迟迟不归。一大早,他们就挑着粮食走出村庄,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下午还没看见他们的身影,我便担心起来,担心他们遇到麻烦回不来。太阳离落下去的地方越来越近,饥肠辘辘的我坐在家门口盯着村头,盼望他们快点从枫树下闪出来。可是直看到太阳落山,直看到枫树的枝干糊成一片,他们也没有出现……

        ④第二次长久地注视它,是我高考之后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那年夏天,我在县城参加完高考后,便回家跟着父母劳动,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如雨的日子里,心里总是隐隐腾起一丢丢希望。那时姐夫在大队数文书,每天傍晚都要回村,他说了,只要在大队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就会提前飞奔而来。于是,每天下午我就伸长脖子遥望,第一次知道“把坳口望矮”是什么滋味,第一次晓得一个人跟一棵树可以望出伟大的友谊。我记住了它的粗枝,记住了它的整体和局部,直到快把它的每个细节都倒背如流时,我才接到姐夫带回来的录取通知书。那份迟来的通知书,仿佛是为了腾出时间,让我更加仔细地打量树,了解它。

        ⑤那年九月,我离开村庄到更远的地方上学。走过大枫树时我像被谁拽了一下,忽然回头,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端详它。这是另一番景象,它的两根主枝丫像巨人的手臂那样张开,树冠撑得更大,比从村庄看它时显得更为粗犷有力,仿佛那边是柔美,这边是刚健。透过它的枝丫可以看见村庄零零星星的房屋,看得见站在家门口挥手送别我的亲人。这样的情景在我的短篇小说《天空划过一道白线》中有所描述,那就是:“走着走着,他感到前方的吸力渐渐变弱,身后的吸力却越来越大,忍不住一回头。全村人都在朝他挥手,他们的手像风里翻飞的树叶。而他的家孤独地站在村头,被狂风呼呼地吹着,仿佛快要被吹哭了。"也是从我回望的那一刻起,它在我心目中不再是一裸普通的只能用于做柴火的树,而是具有了强大的牵引力。

        ⑥21岁那年,我到布柳河畔的平腊村做基层工作,站在浪花翻滚的河岸,我抬头朝家的方向望去。天哪!只一眼,我就看见它站在高高的山上,浓荫如盖,仿佛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乡愁瞬间涌来,像拳头猛地l打胸口,我背上书包朝着它的方向拔腿就走,一会儿淹没于草坡一会儿穿行于树林,上沟下坎,爬山越岭,一刻也不停歌。虽然多次迷路,但只要找个空地一抬头,准能看到它。只要一看到它,我就把它当准星瞄准,便又能回到正确的路上。我扑哧扑哧地走着,一刻也不想停歌,一边走一边想象父母见到我时的惊讶表情。三个多小时,又饥又渴的我终于回到家里。不巧,父母下地干活去了。我拨开自家的窗闩,爬进屋去,填满肚子后,留下一张字条和五块钱,又拔腿回程。出发前我站在儿时遮望树的位置,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想只是因为在山下多看了它一眼,我竟要来回走三十多公里的山路……

         ⑦后来我开始写作,当需要一个村庄的名称时,我脱口而出“一棵枫”,就这样,它被我写进了小说和散文。

         ⑧“到了秋天,树叶从树上飘落,像人的手掌拍向大地,乡村到处都是噼噼啪啪的拍打声。无数的手掌贴在地面,它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地方,要等到第二年春天,树枝上才长出新的手掌。"我曾这样描写过它。在小说里,它拉近了老乡间的情感距离:“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村头那棵大树。刘建平说我就在你们村的山下。平时我们一抬头,就看得见你们坳口那棵树。那裸树实在太大了,有次我路过时正好落雨,就躲到树下,结果衣服一点都没湿着。”
         ⑨就这样,它变成了一棵被我经常描写的树,变成了一棵实用的,更具审美价值和精神力量的树,是的,如果我要给我的家乡设计一个logo(标志) , 那一定就是它。因为在这里只有想象的历史,却没有印证的实物;只有口口相传的过往,却没有文字的记载,唯一大一点的物件或者说久一点的实体就是它,它像挺立在村口的摄像头,既见证了村庄的历史,也捕捉了每个人的蛛丝马迹。

    1. (1) 文章叙述了“我”四次看枫树的情景。请根据文意补全下面图片中的内容。
      时间: 小时候 高考之后  那年九月 21岁那年 
      情景:父母去交公粮不归,“我”
      望着枫树久久等待。
      “我”去远方求学,
      回头端详枫树。
      感情:盼望 期待 思念

    2. (2) 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文中第②段最后一句“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这里的“浪漫”如何理解?请简要回答。

      ②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 (3) 作者为什么认为枫树能够成为家乡的 logo(标志)?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你的理解。
    4. (4) 同样是写树的文章,其写法各有异同。请你结合阅读本文的体会,以及学习《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等课文的经验,总结出如何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
  • 1. (2024·梧州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2)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 1. (2024九下·东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 (2) 《望岳》和《春望》,内容都围绕“望”字展开,请简要说明在两首诗中诗人分别望见了怎样的景观,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 1. (2024七下·石林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1) 诗中“愁”具体指什么?
    2. (2) “落红”指什么?后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 1. (2024七下·石林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诗歌的尾联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
  • 1.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的散文,作者是女作家

  • 1. 选出感情色彩与其他不同的一个词(    )
    A . 精彩 B . 圆满 C . 悠扬 D . 虚妄
  • 1.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理。 B . 迸溅:液体受冲击向外喷射。课文中有“向外飞溅”的意思。 C . 盘虬卧龙: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课文中形容枝干像来回绕着、爬着的龙一样。 D . 忍俊不禁:忍着不笑。
  • 1. 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横线上。

    A.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B.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C.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①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②床头贴着“胖娃娃拔萝卜”的年画。

    ③哼!叫我“小鬼”?我有名字呀。

    ④晚上瞎摸乱闯,跌到深谷里就把我这材料队长“报销”了!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