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杭州模拟)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探究水解程度的大小

    分别测定溶液

    前者

    水解程度小于

    B

    探究结合的能力

    溶液依次滴加足量溶液、几滴溶液

    加入后无明显变化,加入溶液变红

    结合能力:

    C

    探究氧化性的影响

    调节相同浓度溶液的 , 测量氧化反应所需最低

    最低顺序:

    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D

    比较结合能力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混合

    产生白色沉淀

    结合能力: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绵阳模拟) 在工业上经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从橙子等水果果皮中收集橙油(主要成分是柠檬烯),其键线式和实验步骤如下:

    对象

    密度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

    柠檬烯

    177℃

    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易燃

    39.8℃

    遇明火易爆炸

    I.提取柠檬烯

    ①将200g新鲜的橙子皮剪成小碎片后,投入烧瓶D中,加入约水,按照上图安装水蒸馏装置。

    ②松开弹簧夹G,加热水蒸气发生器A至水沸腾,当T形管的支管口大量水蒸气时夹紧弹簧夹G,开启冷却水,水蒸气蒸馏即开始进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锥形瓶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

    II.提纯柠檬烯

    ①将馏出液用萃取,萃取3次后合并萃取液,置于装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锥形瓶中。

    ②将锥形瓶中的溶液倒入蒸馏烧瓶中蒸馏。本实验共获得橙油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直形玻璃管C的作用
    2. (2) 水蒸气蒸馏时,判断蒸馏结束的方法是
    3. (3) 将馏出液用萃取时,柠檬烯从(填仪器名称)的(填“上口”或“下口”)出来。
    4. (4) 无水硫酸钠可以换成(填字母)。

      a.浓硫酸       b.熟石灰    c.无水氯化镁

    5. (5) 提纯柠檬烯的蒸馏操作时,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分别为(填字母)

      a.通冷凝水    b.加热蒸馏烧瓶

      蒸馏操作用加热的方法。

    6. (6) 新鲜橙子皮中的橙油质量分数为%(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 1. (2024·绵阳模拟) 实验是探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和试剂能实现相应元素不同价态间转化的是(  )

    选项

    试剂

    元素不同价态间的转化

    a

    b

    c

    A

    硫酸

    亚硫酸钠

    新制氯水

    B

    稀硫酸

    硫化亚铁

    氯化铁溶液

    C

    浓硝酸

    铜片

    D

    浓盐酸

    高锰酸钾

    溴化钾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长沙模拟) 对氯甲苯是生产农药、医药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实验室常用对甲基苯胺和亚硝酸钠在冷的无机酸溶液中生成重氮盐,制得的重氮盐再进一步取代即可制得对氯甲苯,其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相关数据: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沸点/℃

    溶解度

    对甲基苯胺

    107

    0.97

    197.4

    微溶于水

    环己烷

    84

    0.78

    80.7

    难溶于水

    对氯甲苯

    126.5

    1.07

    159.2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环己烷等有机溶剂

    实验步骤:

    (一)重氮盐溶液的制备

    在烧杯中依次加入15 mL水、15 mL浓盐酸、5.35 g对甲基苯胺,加热至固体充分溶解,将溶液置于冰盐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糊状,在0 ℃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入80% 溶液,用淀粉-KI试纸检验混合液,若试纸变蓝则不必再加溶液。

    (二)对氯甲苯的制备

    将制好的对甲基苯胺重氮盐滴加至装有冷的CuCl-HCl溶液的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室温放置30 min,有大量气体X逸出,在55 ℃水浴中使气体X释放完全,向烧瓶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水蒸气蒸馏,当不再有油滴馏出时停止加热。将馏出液转移至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粗产品),用环己烷萃取水层两次,将萃取所得有机层与粗产品合并,分别用10% NaOH溶液、水、浓硫酸、水洗涤,再用无水干燥后蒸馏,控制温度在158~162 ℃收得馏分3.8 g。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备重氮盐溶液时,用淀粉-KI试纸检验混合液,试纸变蓝且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导致试纸变蓝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仪器C的名称为,A中玻璃管的作用为
    3. (3) 用环己烷萃取水层时,所得有机层从分液漏斗(填“上口”或“下口”)放出,将萃取所得有机层与粗产品合并的目的是
    4. (4) 粗产品经干燥后,先用(填序号)蒸馏由低沸点杂质,再控制温度在158~162 ℃改用(填序号)收集馏分。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空气冷凝管

    5. (5) 对氯甲苯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2024·长沙模拟) 以赤泥(含有大量等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钪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ⅧB族 B . 操作1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 C . 灼烧时生成 , 消耗 D . 盐酸溶解时生成难溶的的离子反应为
  • 1. (2024·长沙模拟) 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仪器①、②可用于物质分离 B . 仪器②、③使用时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C . 仪器④、⑤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D . 仪器③、⑥使用前需要烘干
  • 1. (2024·湖北模拟) 由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

    分层,水层颜色变浅

    与苯发生加成反应

    B

    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紫红色褪去

    反应有乙烯生成

    C

    向试管中加入1mL10%蔗糖溶液,再加入过量10%溶液后加热煮沸。经冷却后加入新制备的并加热

    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不属于还原糖

    D

    向盛有2mL0.1mol/L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4滴0.1mol/LKI溶液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汕头模拟) 实验促进化学学科发展,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错误的是(    )

    A

    B

    C

    D

    直形冷凝管

    分液漏斗

    容量瓶

    石英坩埚

    用于冷凝操作

    用于分液或滴加液体

    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用于熔化NaOH固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梅州模拟) 电解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电解溶液实验。
    1. (1) 溶液配制:

      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需加入少许盐酸,目的是;氯化铜溶液中存在:(蓝色)(黄色)   , 加热盛有溶液的试管,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

      ②若要配制1000mL 2mol/L的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至少需要滴加0.2mol/L的盐酸滴。(已知: , 每滴溶液的体积约0.05mL,加入盐酸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 (2) 按下图装置进行电解饱和溶液实验: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阳极口放置湿润的淀粉试纸可观察到。(填实验现象)

    3. (3) 按上图电解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石墨棒上有异常现象:石墨棒上除有红色固体外还附着有大量白色固体。

      探究异常现象:

      已知:ⅰ.相关物质颜色:铜(红色)、(砖红色)、(白色)、(黄色,不稳定,易分解)。

      ⅱ.易溶于浓盐酸,

      ⅲ.在水中不稳定,易发生歧化反应。

      经检验:红色固体中无

      提出假设:红色固体是铜,白色固体是

      验证假设:设计下表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有固体析出的石墨棒一端插入盛2mL稀硝酸试管中,反应完后取出,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

      石墨棒上红色和白色物质都消失;无色溶液变Ⅰ,并有无色气体产生,在接近试管口处变红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将有固体析出的石墨棒一端插入盛2mLⅡ的试管中,反应完后取出,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石墨棒上红色固体不溶,白色固体消失,溶液无色;加水后出现白色沉淀。

      ①上表中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Ⅰ、Ⅱ

      ②实验B加水后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结论:猜想正确。

    4. (4) 阴极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
  • 1. (2024·梅州模拟) 下列陈述Ⅰ、陈述Ⅱ说法不正确或不存在关联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盛放纯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碳酸钠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与磨口玻璃塞中的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较强粘合性

    B

    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并置于阴暗处

    光照或受热会分解

    C

    食用油和汽油都是油脂

    油脂都能水解

    D

    酸性大小:

    极性大小: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