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西模拟)  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森林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从而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不同生物占据的生态位不同,可使群落呈现一定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B .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C . 影响森林中不同高度的林窗及林下生长各种生物的主要因素均为光照 D . 黄鹂与杜鹃的食性、栖息空间完全相同,两种鸟占据的生态位也不一定相同
  • 1. (2024·广西模拟) RNA介导的基因沉默即RNA干扰(RNAi)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RNAi主要是对mRNA进行干扰,起作用的有miRNA和siRNA.miRNA 是由基因组内源DNA 编码产生,其干扰机制如下图左;siRNA主要来源于外来生物,例如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病毒会产生异源双链RNA(dsRNA),dsRNA 经过核酸酶Dicer的加工后成为siRNA,siRNA的干扰机制如下图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催化过程①的酶是RNA 聚合酶,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B . 推测Exportin5 的功能是将前体 miRNA 从细胞核转运到细胞质 C . 过程③会导致翻译过程终止,原因是 RISC 复合体阻断了核糖体与mRNA上起始密码子的结合 D . 过程④siRNA 中的一条单链与目标mRNA 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导致mRNA无法翻译
  • 1. (2024·广西模拟) 某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收养的(和他们不存在遗传学关系)。如图是该家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Ⅱ-1是收养的,则含隐性基因的个体会患病 B . 若Ⅱ-1是收养的,则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 若Ⅱ-2是收养的,则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 . 若Ⅱ-2是收养的,则不含显性基因的个体患病
  • 1. (2024·广西模拟) 蝴蝶翅色中紫翅(A)对黄翅(a)为显性,眼色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让紫翅绿眼蝴蝶和紫翅白眼蝴蝶杂交,F1中出现4种表型,其性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蝴蝶翅色和眼色的遗传遵循定律,亲本紫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其产生配子有种,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种。
    2. (2) F1中亲本型所占的比例是,F1中黄翅绿眼蝴蝶所占的比例是,F1中紫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
    3. (3) 若用F1中任意一只紫翅绿眼与一只黄翅白眼(为一对雌雄蝴蝶)杂交,F2的性状类型及比例为
    4. (4) 现有一只基因型未知的雌性紫翅白眼蝴蝶,请你设计实验来测定该紫翅白眼蝴蝶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让该雌性紫翅白眼蝴蝶与雄性蝴蝶进行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

      实验结果:若后代中,则其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中,则其基因型为Aabb。

  • 1. (2024·广西模拟) 下图甲是某雌性家鸡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细胞中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乙细胞②和细胞③可能来自同一个卵母细胞 B . 图乙细胞③中1号、2号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不可能为等位基因 C . 图甲中DE、FG同源染色体对数发生变化的原因相同 D . 减数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图甲的CD段,CD段细胞中Z染色体的数量为0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图表示某单基因遗传病(不考虑XY同源区段)的系谱图和家庭成员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该遗传病只有在成年后才发病,由于采样时将样本弄混,无法区分家系成员的检测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乙为3号个体检测结果,则可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 若丁为3号个体检测结果,则4号和5号个体成年后可能会患病 C . 若乙、甲分别为1号、2号个体检测结果,则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D . 若丁、戊分别为1号、2号个体检测结果,则4号和5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欲检测某接受大剂量射线照射的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不考虑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B/b、R/r发生突变),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 (1) 如果不考虑突变,F2表型及比例为
    2. (2) 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经辐射诱发处理后,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①若F2中突变后基因所控制的新性状只有性果蝇表现,说明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若F2,说明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

      ②若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胚胎致死),请用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该隐性致死突变是完全致死突变,还是不完全致死突变。(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

      预期结果及其对应结论:

      ,则隐性致死突变是完全致死突变;

      ,则隐性致死突变是不完全致死突变。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斑马鱼幼鱼表面上皮细胞(SEC)能在DNA不复制的情况下进行分裂,这个过程与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导致Piezol离子通道开放有关(图),这种“无复制分裂”能保障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含有斑马鱼正常DNA数目的母SEC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 B . 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母SEC细胞和受精卵采用不同的分裂方式 C . 无复制分裂产生的全部子SEC细胞都含有斑马鱼全套的遗传物质 D . 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Piezol离子通道基因的表达来研究其作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将DNA双链均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连续分裂4次。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可通过检测有无放射性及其强弱的方法判断子代DNA是否被标记 B . 根据子一代的结果即可区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 C .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参与 D . 分裂4次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有1/16不含14N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 C . 生物进化是由基因突变(内因)、基因重组(内因)和自然选择(外因)导致的 D . 生物进化中会有突变,突变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