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油脂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马铃薯块茎中含淀粉较多,其匀浆加碘—碘化钾溶液后会变紫色 B .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的良好材料 C . 检测蛋白质时,直接用蛋清液作为实验材料并水浴加热 D . 油脂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多余的染料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获取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获取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 . 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C .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D . 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纯培养物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初代培养物培养至一定时间可进行继代培养 B . 从植物生长点取外植体进行组培可获得脱毒植株 C . 生产人工种子的体细胞胚一定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来 D . 利用发酵罐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可用于细胞代谢产物的生产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下图为真核生物核基因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启动子编码起始密码子 B . 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基因中均含有内含子 C . 在转录完成后,RNA聚合酶从c~d区段脱落下来 D . 细胞内DNA复制时,只复制编码区,不复制非编码区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可以利用PCR技术检测其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如图为克隆猪的培育及Bcl-2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A细胞表示去核的卵母细胞,B细胞表示体细胞 B . 在早期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提取的总mRNA是不同的 C . 图中过程X表示逆转录,获得的cDNA可用于克隆猪基因组的测序 D . 在PCR过程中,(Bcl-2 cDNA)/cDNA的比值反映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下图为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及初步筛选示意图。骨髓瘤细胞由于缺乏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在HAT筛选培养液中不能正常合成DNA,无法生长。免疫B细胞(HGPRT+)能在HAT筛选培养液中正常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HAT培养液中获得的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 B . 仙台病毒处理可使细胞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促进细胞融合 C . 在HAT培养液中能长期存活的细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D . 多个B细胞融合形成的多聚细胞在HAT培养液中死亡的原因是不能合成DNA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将外源基因A导入到水稻细胞中,然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含有外源基因A的第一代水稻植株。图为重组Ti质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外源基因A必须整合在T-DNA片段内 B . 培养水稻细胞时需添加潮霉素进行筛选 C . 水稻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调整植物激素的比例 D . 第一代水稻植株中存在不含外源基因A的细胞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环境可以通过激素影响个体的基因表达或者蛋白质的活性,进而适应环境,甲基是疏水基团,会使染色体紧缩,乙酰基是带负电的基团,会使染色体松散。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激素A可以通过与胞内受体结合,使染色体乙酰化进而促进基因表达 B . 激素B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 蛋白质激酶使蛋白质磷酸化,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活性 D . 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调节过程跟激素A类似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关于“免疫逃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 B . 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 C . 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 D . 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 . 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C . 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 . 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