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从某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经分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低COD能力的菌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菌液中的细菌数目来确定接种时菌液的最佳稀释倍数 B .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在倒平板后进行灭菌操作 C . 由菌落分布情况可知,在该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D . 挑取单菌落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纯化菌株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如图①~④为人体内的体液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等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 ②中含有血浆蛋白、尿素、糖原等物质 C . ④中的细胞呼吸产物既可以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 D . 若④为肌肉细胞,则④处氧气浓度高于③处
  • 1. (2024高一下·嘉兴月考) 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   )
    A . 甲种病毒RNA和乙种病毒蛋白质 B . 甲种病毒RNA和甲种病毒蛋白质 C . 乙种病毒RNA和乙种病毒蛋白质 D . 乙种病毒RNA和甲种病毒蛋白质
  • 1. (2024高一下·嘉兴月考) 把含14N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氮源为15N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再放回氮源为14N的环境中培养,DNA复制一次后,将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DNA,如果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则DNA组成分析应为(       )
    A . 3/4轻氮型、1/4中间型 B . 1/4轻氮型、3/4中间型 C . 1/2中间型、1/2重氮型 D . 1/2轻氮型、1/2中间型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红茶菌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由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主要含蔗糖和茶水)发酵产生。研究表明将上述三种菌按一定的配比,在总接种量为5%、初始pH为5.5、装液量为40%左右、温度为30℃的条件下,发酵5天效果最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红茶菌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发酵装置要严格进行密封 B . 随着发酵的进行,菌液的pH下降会抑制菌种的生长 C . 初期温度和pH的控制有利于提高菌体内酶促反应速率 D . 装液量为40%左右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从发酵装置中溢出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
    2. (2) 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填“自养厌氧”“异养厌氧”或“异养好氧”)微生物。
    3. (3) 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是(答出1点即可)。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含油废水处理。为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常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灭菌方法错误的是(填编号)。

      编号

      物品

      培养基

      接种环

      培养皿

      涂布器

      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

      火焰灼烧

      干热

      臭氧

    2. (2) 称取1.0g某土壤样品,转入99mL无菌水中,制备成菌悬液,经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酵母菌个。
    3. (3) 为了进一步提高酵母菌产酶能力,对分离所得的菌株,采用射线辐照进行育种。将辐照处理后的酵母菌涂布在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按照菌落直径大小进行初筛,选择直径的菌落,纯化后获得A、B两突变菌株。
    4. (4) 在处理含油废水的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为评价A、B两菌株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应选择菌株进行后续相关研究,理由是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有学生探究检测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操作规范。图示37℃恒温箱中培养两天后所见结果(①②③为加有抗生素的圆纸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①②透明圈的大小差异可能与抗生素种类不同有关 B . ②③透明圈的大小差异可能与同种抗生素的浓度不同有关 C . ①②③透明圈的大小差异可能与培养基中N源含量不同有关 D . 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在本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下图表示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下列与该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①②③④均属于选择培养基 B . 图中Ⅰ、Ⅱ过程实现了对目标微生物的稀释 C . 统计⑤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不一定代表接种到④上的活菌数 D . 在⑤处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内质网通过折叠,形成网状结构而增大膜面积 B . 叶绿体通过基粒堆叠成类囊体而增大膜面积 C . 线粒体通过外膜向内折叠而增大膜面积 D . 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囊泡而增大膜面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