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请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②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③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 1. 请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1)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2. (2)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1. 理解词义、句意(填空)
    1. (1) 人事音书寂寥       漫:
    2. (2) 石破天惊秋雨       逗:
    3. (3) 春花秋月何时       了:
    4. (4) 梦人芙蓉            浦:
    5. (5)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译文:

    6. (6)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译文: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退庵府君小传

    杨士奇

    府君讳卓,字自立,一字子渊,杨氏。父观山先生笃行为西昌硕儒,以《书》《诗》《春秋》教授学者,府君既传其家学,闻永丰刘于先生邃于《春秋》,又从之卒业,遂以《春秋》名家。自少至壮,虽盛寒暑及兵戈寇乱之际,书册未尝去手,夜诵率达旦,博记精思,盖于书无所不通。

    府君仪度魁伟,整肃俨然,人望而敬之。家贫,清修苦志,确乎不可拔,而于为政行恕,有岂弟君子之风焉。在广东时,有周参政者,苛刻不可近。兵卒二十人入山伐木,两卒山下邂逅妇人独行,曳入道傍林中,欲乱之。妇人怒骂,不得乱,即共杀之。妇家踪迹得尸,尽疑二十人者所杀,诉诸行省,悉捕至。周亲鞫之,竟夕拷掠,不胜,皆引服。吏抱成案属府君署,府君阅案曰:“杀一妇人,安用二十卒?”往白周。周艴然曰:“员外欲纵杀人贼乎?”悉付府君鞫。府君列之庭下,视其色而听其词,指两卒语曰:“杀人者汝也。”即吐实伏罪,征其所用杀刀斧,验之皆是,十八人皆无罪。周问:“员外何料事之审耶?”府君曰:“二十人其存心宜善恶异也。如皆在,即不能乱,况杀之乎?”余杭民兄弟争田,各有私亲持说主之,累岁,有司不能决。府君至,悉屏其私亲,独召兄弟两人,导之同气友爱之义,晓譬深切,皆感悟。弟曰:“实兄之田,我妄意争之。我不义也,请不敢复争。”兄亦曰:“弟贫窭,我不恤之,致为此。我之不义,请以田与弟。”竟与弟。其明决类此。所历官皆繁剧,躬勤莅之,未尝有滞事。寅出酉归,归辄闭户,秉烛读书,率夜尽二鼓始寐。

    罢官家居,号其室曰退庵,杜门却扫,维经籍研覃自娱。严交处,不苟许可,虽儒先生当其意者不数人,独与从兄益民、罗性子理、邓尚崇志契合甚笃,世称杨、罗、邓。初偕罗、邓应进士举,相与约曰:“有如吾徒继今一行,非其所学,将何颜复见哉?”后罗先生为德安府同知,邓先生为四川盐运司经历,冰蘖之操,皆无敢犯者。洪武庚申卒,年四十九。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

    1. (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亲鞫之,竟夕拷掠,不胜,皆引服。
    2. (2) 寅出酉归,归辄闭户,秉烛读书,率夜尽二鼓始寐。
  • 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2. (2)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 (3)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 1. 一词多义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jīn,动词,

    令人长号不自禁       jīn,动词,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臣闻吏议逐 , 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 , 杜私门 , 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

    (二)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节选自海瑞《治安疏》)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各项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客何负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5) 对下面选文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
    6. (6)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物不载( )

      海不水()

      明主不人( )

      水()()

      知者()

      仲尼称于水()

      源泉混混()

      盈科而后进()()

      观水有()

      不成章不()

      水善万物而不争()

      于道()

      善治()

      故无()

      地而制流()

      故兵无势()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取于水也?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③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④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3. (3) 从文中看,诸子从水的哪些特性引发了怎样的联想?
    4. (4) 从文中看诸子从山的哪些特性引发了怎样的联想?
    5. (5) 从课文中任选一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它的理解和看法。
  • 1. 《谏逐客书》《与妻书》两文在写作上都大量运用比喻和排比的句式,使得文章的主题更为鲜明突出,感情充溢。请揣摩并模仿两篇文章中这些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一段文字。要求;150字左右,使用排比或比喻手法。
  • 1. 铺陈就是铺叙、陈述,即直书其事,反复叙说。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谏逐客书》一文运用铺陈的特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