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胶州月考) 江阴市中小学田径比赛中,运动员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A . 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 . 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C . 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D . 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 1. (2024九下·薛城期中) 如图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的情景,不考虑空气阻力,当它从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探测器的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我国相关部门发布了由“天问一号”获取的火星全球影像图。影像信息通过从遥远的火星传递到地面接收站的。

  • 1. (2024九下·鼓楼模拟)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速度与激情——冬奥雪车运动背后的科学

    2022年2月11日,我国运动员闫文港以4分钟的总成绩获得北京冬奥男子钢架雪车项目铜牌,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该项目上登上奥运领奖台。

    钢架雪车,被誉为冰上俯冲机;迅如疾风,势如闪电,处处体现着体育与科技的魅力。它是单人项目,起源于19世纪,运动员推着雪橇起跑,然后头朝前趴在雪橇上进行比赛,它是北京冬奥赛场上最快的项目之——它曾因太过危险而被移除奥运项目,又于2002年回归。

    比赛在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行,赛道全长1975米(比赛长度1615米),有16个角度(其中第11个弯道是回旋弯)坡度不同的弯道(最大坡度18%,平均坡度6%,且有世界第一个360度弯道)。主赛道的垂直落差为127米,相当于47层楼高。最大滑行速度136.8km/h,比高速公路最大限值高149,最大离心加速度4.8g,形如游龙盘踞峻岭间,因此得名“雪游龙”。

    理论结果和实际比赛都告诉我们滑行轨迹将是决胜的关键因素,简单来说就是运动员要善于规划路线,缩短总路程。观看比赛很容易发现,如果运动员转弯后磕碰到赛道边缘,或是路线没有那么完美,最终成绩就将大打折扣。

    急速过弯时,运动员将受到高达5倍重力的压力,选手能在1分钟内飙完全程,比赛进行四轮,最终成绩为四轮时间之和,即使如此,冠亚军差距也仅在百分之几秒,甚至千分之几秒的时间。

    目前转弯模拟和实验吻合程度很高,由于钢架雪车前面有一段助跑,并且这部分对总成绩有影响,许多该项目的运动员都是从田径项目转型的。

    (1)钢架雪车,被誉为冰上俯冲机,最高时速可达136.8km/h,运动员及钢架雪车的巨大动能主要由能转化而来。

    (2)2022北京冬奥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我国运动员闫文港整个比赛的平均速度为km/h。

    (3)在钢架雪车的比赛中,为了提高成绩,下列方案中不可取的是

    A.以最快的速度加速助跑

    B.穿流线型紧身运动服

    C.运动员趴在钢架雪车上滑行时用力蹬地

    D.规划路线,缩短总路程

    (4)钢架雪车太过危险的原因在于高速转弯时,容易发生侧翻,且运动员还将承受巨大压力,已知运动员以最大滑行速度136.8km/h通过某回旋弯时所承受的压力N为4.8rmg,转弯处的压力公式为N= , 请求出该回旋弯处的回旋半径r为(g=10m/s2 , 即g=10N/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 (2024九下·鼓楼模拟) 如图为橡皮筋动力小车,转动后轮将橡皮筋绕在车轴上,橡皮筋因拉伸而储存了 能,松手后,后轮转动向后扒地面获得地面向前的 力,这也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 1. (2024九下·鼓楼模拟) 在学校运动会上,体操爱好者小红给大家表演了蹦床。如图所示,是她某次从空中A点自由下落的画面,从高空落下的小红刚好与水平床面接触的点为B点,能到达的最低点为C点,则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 .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 从B到C蹦床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大 D . 重力对小红做的功约为80J
  • 1. (2024九下·宿迁经济技术开发模拟) 以下物理实验都用到了斜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甲所示利用斜面测平均速度,实验时斜面坡度越大越好 B . 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可以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C . 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B是研究对象 D . 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让小车A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 1. (2024九下·山西模拟)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立定跳远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起跳前,人受到的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B . 起跳时,双脚向后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腾空时,充分展体运动到最高点时人的动能为零 D . 落地时,人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身体会向前倾
  • 1. (2024九下·西安模拟) 中国科技成就让世人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天舟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等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嫦娥”探测器绕月匀速飞行时,运动状态不变 B . “蛟龙”潜水器在水面下下潜时,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C . “天舟一号”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 . “C919” 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 1. (2024九下·南宁月考)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球从斜面上某点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

    (1)该实验是通过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2)实验中改变同一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的高度,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结果可得结论:质量相同时,小球的越大,动能越大;

    (3)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比较木块被撞移动的距离;

    (4)若该实验中的水平面光滑,则(选填“能”或“不能”)顺利进行实验。

  • 1. (2024九下·河南模拟) 如图所示,实践小组同学在室外测试某无人机负重飞行能力。他们将重20N的木箱固定在无人机上,并使其分别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空中悬停、以的速度匀速下降,进行三个阶段的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匀速上升阶段,木箱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B . 匀速上升阶段,木箱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 . 匀速下降阶段,木箱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匀速下降阶段比匀速上升阶段木箱的动能小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