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石家庄模拟) 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 B . 乙:盐酸中的铁粉反应速率较快,说明室温下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速率不同 C . 丙: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撞击时铁球具有的动能越大 D . 丁:绝缘棒接触验电器后金属箔张开,说明该绝缘棒带正电
  • 1. (2024九下·扬中模拟) 如图所示,重10N的物体M,其上表面通过测力计与电梯顶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力计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0-t1可能向下运动 B . 物体t1-t2机械能保持不变 C . 物体t2-t3可能加速直线运动 D . 物体0-t3机械能在增大
  • 1. (2024九下·扬中模拟) 图甲中小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 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D点时一切外力消失,过山车动能为零 B . 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C . D点到E点的过程中,过山车速度越来越快,过山车机械能守恒的 D . 过山车的机械能在B点最大
  • 1. (2024九下·高坪模拟)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步骤甲、乙、丙中小球质量分别为m、2m、3m)。

    (1)让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判断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

    (3)A同学认为由步骤乙和步骤丙可以判断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你认为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4)通过比较步骤甲和(选填“乙”或“丙”)可以判断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 1. (2024九下·高坪模拟) 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个如图所示,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两个并排轨道的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一个是倾斜的直轨道,另一个是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释放,弧形轨道上的乙球先到达终点。考虑摩擦阻力,则关于两小球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 . 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的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的功少 C . 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功慢 D . 甲球的重力势能全都转化成了动能
  • 1. (2024八下·安平月考) 汽车的超载、超速行驶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小东由此想要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其中

    (1)三次实验应让小球由静止开始滚下。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进行图丙实验,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需改进实验,再与乙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以下可行的方法是(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B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木块

    (3)善于动脑的小东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小球撞击时的速度(填“相同”或“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 1. (2024八下·安平月考) 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若A、B两点间的距离和B、C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在B点的重力势能;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在BC段做功的功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 (2024八下·安平月考) 在学校冬季运动会上,小汉在男子5kg级铅球项目中以14m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如题图所示为小汉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则从A到B过程中小汉对铅球(选填:“有”或“没有”)做功,从B到C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C点是铅球上升的最高点,则在该点位置铅球的动能(选填:“为”或“不为”)零。

  • 1. (2024八下·安平月考) 如图为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研究的是木块的动能 B . 实验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始终不变 C . 小球在斜面上滚下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都对小球做了功 D . 用不同质量的小球进行实验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 1. (2024八下·安平月考) 2023年5月21日,武汉大学牵头研制的“珞珈二号01星”随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升空,成功入轨。如图甲所示是卫星在随火箭加速上升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沿椭圆轨道绕地运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 卫星随火箭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一直增大 C . 图乙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机械能不守恒 D . 卫星从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势能转化为动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