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台州模拟) 某实验小组设计粗固体(只含有少量NaCl)的提纯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操作Ⅰ中依据硝酸钾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 . 操作Ⅱ缓慢冷却有利于硝酸钾析出大晶体 C . 操作Ⅲ常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D . 操作Ⅳ用热水洗涤晶体
  • 1. (2024高一下·禄劝期中) 利用金属矿渣(含有FeS2、SiO2及Cu2O)制备FeCO3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煅烧过程中FeS2和Cu2O转化为Fe2O3和CuO。

    1. (1) 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该物质是工业制备高纯度硅的原料,写出硅与氯化氢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 (2) FeS2在空气中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在“还原”步骤,在向酸浸后溶液加入过量铁屑,除了能将转化为外,还能。若将6 g铁粉加入200 mL 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200 mL  FeSO4溶液和5.2 g固体沉淀物。

      ①5.2 g固体沉淀物的成分为(写化学式)。

      ②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 (4) 检验是否完全被还原的实验操作是
    5. (5) 制备FeCO3 , 写出“沉铁”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 (2024高一下·禄劝期中) 按下图制取氯气,并检验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烧瓶内的反应中,盐酸只表现出还原性 B . 紫色的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 . 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证明具有漂白性 D . 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可制备漂白粉
  • 1. (2024高一下·保山期中) 为探索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主要成分为Fe、Cu、Al、Al2O3、Fe2O3等)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胆矾晶体(CuSO4·5H2O,M=250g/mol)和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

    请回答:

    1. (1) 试剂X是;试剂Y是
    2. (2) 分离溶液A和固体B的操作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外还需要
    3. (3) 写出溶液A转化为固体C的离子方程式
    4. (4) 在步骤Ⅱ时,小组成员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试验,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避免固体C减少,你的建议是

    5. (5) 由溶液E制取K2FeO4时,不同的温度下,不同质量浓度的Fe3+对K2FeO4生成率有不同影响,由下图可知工业生产中最佳条件(温度和Fe3+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6. (6) 在固体F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来制备CuSO4溶液是一种环保工艺,该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7. (7) 该小组同学取用100.0g该废金属屑,经过实验,最终得到胆矾晶体25.0g,该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约为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且生成氧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剂X是(填名称),其作用是
    2. (2) 打开K1 , 关闭K2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1分钟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此步操作目的是,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结论
    3. (3) 打开K2 , 关闭K1 , 出现现象,可证明有水时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
    4. (4) 设计实验证明干燥管中的Na2O2转化为碳酸盐
    5. (5) 写出C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具有与卤素单质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能与Cu反应生成致密的氟化物薄膜,还能与熔融的反应生成硫酰氟()。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得HF,常温下,测得氟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7。通入酸性溶液中可制得黄绿色气体 , 该气体常用作自来水消毒剂。工业用制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铜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作储存的容器 B . 呈黄绿色,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 .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与反应制 D .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与反应制HF
  • 1. (2024高二下·卢龙期中) 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中含有有机酸,几种羧酸的沸点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

    甲酸

    HCOOH

    101

    乙酸

    118

    丙酸

    141

    正丁酸

    166

    A . 酸性: B . 可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分离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 C . 互为同系物 D . 可用溶液鉴别和HCOOH
  • 1. (2024高一下·沧州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模拟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装置B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
    3. (3) 写出装置C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4. (4) 装置D的石棉中均匀混有足量粉末,其作用是,装置C与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类型(填“相同”或“不同”)。
    5. (5) 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中有气泡产生,同时有油状液体生成,气泡的主要成分为 ,分离出油状液体的最佳方法为
  • 1. (2024高二下·钦州期中) 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苯(乙烯)——加入足量的溴水,过滤 B . 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 . 乙醇(乙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D . 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适量乙醇、浓硫酸,加热,蒸馏。收集馏出物
  • 1. (2024·金华模拟) 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提溴技术叫做“吹出法”,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酸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成 B . 鼓入热空气吹出溴是利用了溴的低沸点 C . 将含溴混合气从底部通入设备二(吸收塔)中 D . 设备三中的蒸汽冷凝后得到液溴和溴水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法分离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