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丽水月考)  下列关于DNA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B . DNA分子中A—T碱基对所占的比值越大,热稳定性越高 C .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DNA中的碱基序列相近 D . 磷酸与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1. (2024高一下·丽水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下图表示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

    1. (1)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2) 下列对噬菌体、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下图1中A、B、C、D为某动物细胞不同的生命历程,图2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

    问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A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该过程DNA分子通过方式进行复制,DNA分子复制时所需的原料是
    2. (2) 图1中B的a~d细胞的核遗传物质一般(填“相同”或“不同”),它们在形态和结构等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3. (3) 老年人皱纹加深,这与图1中C过程的细胞内含量降低有关。长期酗酒,酒精可以导致肝细胞受损,进而引起肝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凋亡。
    4. (4) 图2中c表示的是,Ⅱ时期的细胞可能是处于分裂期的(填时期名称)。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为大型环状DNA,每30min繁殖一代。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只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肠杆菌的DNA中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 大肠杆菌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C . 大肠杆菌的DNA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D . 培养2h后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DNA占1/8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该研究的模型属于(    )
    A . 物理模型 B . 数学模型 C . 概念模型 D . 以上都不是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端粒是位于每条染色体两个末端的一段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会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逐渐缩短。研究发现,端粒的缩短会使细胞中的p53含量、磷酸化程度及稳定性明显增加,继而活化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检查点,细胞分裂停滞,并最终导致细胞衰老。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的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模板构成的复合体,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增加细胞分裂次数。

    1. (1) 关于端粒与端粒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2) 关于端粒、端粒酶对细胞生命活动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对遗传物质的本质展开了研究,最终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及“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与重建实验”三大实验揭示了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2噬菌体侵染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 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 . 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用到了同位素示踪技术 D . TMV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烟草的遗传物质是RNA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用含35S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 B .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其分离 C . 若混合培养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该实验结果 D . 该实验结果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真核细胞内不同核基因的表达效率存在差异,如图所示,其中①和②代表基因表达的不同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过程代表基因的转录以及RNA的加工 B . ②过程中,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 C . ①和②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 D . ①和②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玉米的高茎(D)和矮茎(d)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纯合高茎玉米植株自交,后代中部分个体表现为矮茎,导致该结果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 该玉米基因突变 B . 该玉米染色体结构变异 C . 表观遗传引起表型改变 D . 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新表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