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阿克苏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宪法夯实爱国主义教育法根基】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十七条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认清权利与义务关系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2023年9月11日至17日,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举办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

    【搭建学宪法、讲宪法论坛】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2023年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推动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法治意识,自觉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2023年5月至12月,教育部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

    1. (1) 运用宪法相关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划线部分所蕴含的教材观点。
    2. (2) 网络传播现状折射了网络具有什么影响?请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开展“网络安全周”宣传活动。
    3. (3) 参与“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后,你打算通过哪些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
  • 1. (2024八下·上思期中) 【学习宪法,遵循宪法】

    材料一:2023年5月至12月,教育部举办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包括学讲宪法“网络风采展示”、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等。要求各地各校建立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推进宪法教育与日常教学、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暑期作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强化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材料二:八年级(2)班同学在进行“图说时政”活动中,以“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进行宪法宣讲。下面是他们选取的时政素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促进体育事业,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023年3月10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向全国人大代表庄严宣誓。

    1. (1) 根据材料一,教育部举办的系列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哪一方面的意识?
    2. (2)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如何体现的。
    3. (3)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你今后打算如何对待宪法。
  • 1. (2024八下·兴业期中) “对涉罪人员近亲属多项权利进行限制,违背罪责自负原则、不符合宪法第二章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连坐”叫停,体现了(    )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八下·兴业期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3年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坚持有错必纠。对报送备案的7261件规范性文件逐件进行审查,督促推动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2.5万多件。下列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推导,错误的是(    )
    A . 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B . 坚持有错必纠→随时修改宪法→宪法民意基础更广泛 C . 逐件审查规范性文件→保障人民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 D .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违宪规范性文件无效
    1. (1) 【宪法至上】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________,制定本法。
      请你将材料中加横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法律评析】

      请运用宪法与立法法的关系相关知识,对小王的看法进行点评分析。
      小王同学认为,立法法对立法体制、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做了具体的规定,同时,又明晰了不同法律如何分工的问题,被称为“管法的法”,那么它可以取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 (3) 【践行法律】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每个公民积极践行。为了让立法法深入民心,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

  • 1. (2024八下·玉州期中)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活动准则。( )
    A . 刑法 B . 立法法 C . 宪法 D . 行政法
  • 1. (2024八下·玉州期中) 下图漫画表明,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 )

    A . 是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B . 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C . 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 .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 1. (2024八下·玉州期中) 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的是( )

    ①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公职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    ④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3八下·台州期中) 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这表明我国宪法是( )
    A . 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B .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 .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1. (2023八下·台州期中)   2021年1月14日,某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对一女子进小区拒不配合志愿者登记并给社区“卢书记”打电话要求放行的当事人王某予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卢书记”卢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对事件中当事人的处理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受到法律处罚

    ④只要加强巡察就能杜绝权力被滥用,消除腐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