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为了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某校开展宪法宣誓模拟活动。学生会成员小强等几名同学设计了模拟宣誓的流程:

    ①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举起右拳,跟诵誓词

    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摆放在宣誓台上

    ③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

    ④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全体起立,同唱国歌

    下列是学生对宣誓流程的重新排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③→②→④→① D . ②→④→③→①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近年来,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反腐败力度,采取了建立国家监察体制、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等一系列举措,以确保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由此可见(   )
    A . 防治腐败必须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B . 要缩减政府权力,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C . 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是激发人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D .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2023年9月22日,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演讲比赛江西赛区总决赛在南昌举行。举办该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

    ①坚定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养②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③完善宪法内容,保障宪法实施④加大宪法宣传,扩大公民权利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2023年9月13日,某剧组在四川熊猫基地进行拍摄活动时,违规使用射灯照射大熊猫,并在拍摄过程中大声呼喊,这一事件引发人们关注。为避免虐待动物事件的再次发生(   )

    ①公民需要增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意识

    ②公民需要加强监督,惩治违法现象

    ③国家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④网络平台需要积极审查监督﹑做到严格执法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根据下面的图示,我们可以认识到(   )

    A .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B . 我国坚持依宪治国 C . 宪法是公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D .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材料一  课堂上,老师布置了“宪法就在我们身边”的实践探究作业。小明通过查找宪法资料,写出了这样一篇感悟:

    宪法离我们很近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宪法便如约来到我们身边。不论是童年生活,还是成人之后;不论是求学路上,还是工作期间,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宪法都始终守护着我们。

    材料二 “我在网上看到,2023年7月28日,江西省公安厅举行的宪法宣誓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觉得这非常的庄重和神圣。同时,我也疑惑,为什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进行宪法宣誓呢?”

    1. (1) 小明的这篇感悟蕴含了哪些宪法知识?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小明答疑解惑。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某中学开展了“建设法治国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系列宣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新闻专栏】

    2023年8月1日,“跨越时空的八一追寻”主题活动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活动中,武警江西总队官兵唱响《强军战歌》重温军人誓词。“永远听党指挥,与党同心跟党走!”铮铮誓言,初心如磐,不断激励着广大军人牢记初心使命、信守神圣誓言、践行无悔承诺。

    【法治课堂】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解读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学生小方查到了以下资料,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法治实践】

    学生小林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分享了他本学期所做的几件有意义的事情:超市工作人员发现商品失窃后要求对部分消费者进行搜查,他表示反对;他把《关于更好改善学校食堂用餐问题的建议》投进了“校长信箱”。

    1. (1) “永远听党指挥,与党同心跟党走!”这说明了什么?
    2.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总结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3. (3) 结合学生小林的上述行为,请你说说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还有哪些具体做法。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依法治国,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要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目前,少数领导干部中存在宪法虚无主义倾向,宪法理念脆弱,宪法意识淡薄。在各级检察机关的通报中,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大有人在,教训十分深刻,值得警醒。

    ▲网络治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2023年6月13日,“全国网络普法行·江西站”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各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流动课堂、知识竞赛、主题日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网络普法活动,推动基层群众增强法律素养。

    1. (1) 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 (2) 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 1. (2024八下·新宁期中) 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____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
    A . 民主监督 B . 政协监督 C . 媒体监督 D . 宪法监督
  • 1. (2024八下·新宁期中) 某学校道德与法治小组的同学们围绕宪法进行了大讨论。李浩同学认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备受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写入宪法。对此,你的态度是(   )
    A . 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 不赞成。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不规定具体问题 C . 赞成。宪法是最严格的法律 D . 不赞成。宪法是对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7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