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惠来期中) 下列对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圣心焉     备:具备   而闻者   彰:清楚 B . 风雨兴   焉:句末语气词。  金就则利   砺:磨刀石 C . 吾从而之   师:以……为师   圣圣,愚益愚   益:更加 D . 吾未见其也   明:明智   郯子之   徒:同类的人
  • 1. (2023高一上·惠来期中)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C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余嘉其能行古道
  • 1. (2023高一上·惠来期中) 下列句子中,与“而耻学于师”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 𫐓以为轮 C . 不拘于时 D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1. (2023高一上·惠来期中) 名篇名句默写
    1. (1)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就印证了这句话。
    2. (2) 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其中表现声音婉转流利的“”。
    3. (3) 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李清照《声声慢》中“”则由菊花零落之景触发自伤之情。
    4. (4) 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两句是:“。”
  • 1. (2023高一上·齐齐哈尔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先乎吾(一定) B . 童子之师(那些)  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 . 其能行古道(劝勉)  士大夫之(类、辈) D . 作《师说》以之(赠送) 是故贵无贱(没有)
  • 1. (2023高一上·牡丹江月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1.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4.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虛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5. (5) 下列各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之于蓝

    6. (6)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7.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道也

    8. (8)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9. (9) 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10. (10)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1.  情景默写
    1. (1) 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2. (2) 《劝学》中“”这两句从反面说明要想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就必须一步一步地积累。
    3. (3) 《劝学》中用好马与劣马对比,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其中表示劣马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4. (4) 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阐明老师的作用的句子是“”。
    5. (5) 《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6. (6) 韩愈在《师说》中表达写作目的的两句是“”,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 1. (2023高一上·雅安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劝 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 (2) 对下列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1. (2023高一上·雅安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1. 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圣益圣,愚益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