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上·内乡县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转、低”二字的妙处。
    2.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是借月寄情,请简要分析他们分别借“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 1. (2023九上·新吴期中) 诗歌默写

    ①江山如此多娇,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水调歌头》)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⑥寂寂江山摇落处,。(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⑦《。、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的句子是

    ⑧临近毕业,你给同学们写下赠言,勉励他今后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可以引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

  • 1. (2023九上·浙江期中) 默写填空。
    1. (1)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2. (2) 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4) ,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5) 行人莫问当年事,。(许浑《咸阳城东楼》)
    6. (6) 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 (7)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是“”两句化用典故,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政治前景仍然抱有希望。
    8. (8) 一轮明月,惹动几多情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对自己的宽慰;“”是对亲人的祝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对友人的思念。(从《月夜忆舍弟》《无题》《水调歌头》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作答)
  • 1. (2023九上·仪征月考)  根据积累,默写出下面的诗句。
    1. (1)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 (2)  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3)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4. (4)  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5)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6. (6)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事物的交替暗示社会变迁的规律,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7. (7)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也体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仪征博物馆开展“重阳菊花黄,不忘故里香”活动,你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本次活动。

  • 1. (2023九上·莲湖期中) 经典诗文默写。
    1. (1) 欲渡黄河冰塞川,。(李白《行路难•其一》)
    2. (2)   ,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3. (3)   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4)   ——然后我死了,。(艾青《我爱这土地》)
    5. (5)   长大后//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6. (6)   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
    7. (7)   在古代,真正的酒文化是一种雅趣。古人喝酒,往往是追求意境的。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喝酒不是目的,真正的情趣是欣赏山水美景。
    8. (8)   苏轼在千年前的中秋夜望月感怀“”(《水调歌头》),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而在今天的杭州亚运村内,来自千里之外的各代表团欢聚一堂
  • 1. (2023九上·嵊州期中) 诗歌鉴赏

    画堂春•寄子由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注释】①这首词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

    《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1. (2023九上·洛宁月考) 阅读《水调歌头》,完成下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此词是① (概括内容)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② 的情怀。
    2. (2) “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从古至今没有间断过,月亮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也引发人世间无尽的哀愁。下列诗句与苏轼所抒之情相似的一项是(    )
  • 1. (2023九上·贵州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 . 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从时空中提取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涵既单纯又丰富。 C . 《马说》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 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
  • 1. (2023九上·雁塔月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 (1) 小南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从“我欲乘风归去”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思想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否为他解答疑惑?
    2. (2) 时值中秋,老师邀请大家根据《水调歌头》的阅读体验展开想象,帮苏轼设计一款寄给弟弟的月饼,你会设计一款味月饼,结合诗句说说你的设计灵感。
  • 1. (2023·杭州模拟) 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

    诗言志,书写理想抱负。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书写隐逸之志;辛弃疾用“了却君王天下事,”表达报国之志;王安石用“,自缘身在最高层”暗示锐意改革之志;周敦颐借“出淤泥而不染,”表达洁身自好之志;杜甫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济世之志;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谁无死,”表达以身殉国之志。

    逐梦路上,难免坎坷,应该像李白那样,高声吟唱“”(用《行路难(其一)》原句回答),终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