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上·夹江期末)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随”“入”很有表现力。请分析。
  • 1. (2024八下·江油开学考) 默写:名篇名句默写。
    1. (1) 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2) 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3. (3)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 (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 (5) 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可以让我们发现文字难以表达的生活真谛,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的“  ,  ”。
    6. (6) 早春的翠湖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堤边的柳树绽出绿意,莺燕等鸟儿们忙着争春,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面对此景,你不禁吟咏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  。”
  • 1. (2024·云南开学考)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B . 《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赴边慰问将士途中所作,诗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山野深秋晚景图。 C . 《与朱元思书》由南朝梁吴均所著,该文抒发了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D . 《钱塘湖春行》生动描绘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春光,是一首唱给春日和西湖的赞歌。
  • 1. (2024八下·昆明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南南同学在默写时,把颈联中的“萋萋”写“凄凄”,请你结合颈联的景物特点向他解释为什么这里要用“萋萋”。
    2. (2) 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 1. (2024八下·石林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征蓬”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2) 颈联“直”“圆”用得十分传神,请你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
  • 1. (2023八上·雅安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雨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 1. (2024九下·长沙开学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1】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江汉: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本诗是杜巾五十七岁时所作,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②乾坤:代指天地。③永夜:长夜。④老马:典出《韩非子·说林上》中“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讨伐孤竹后,返回时迷路了,他接受管仲的“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找到了正确的路。这里是诗人自比。

    【乙】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刑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①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②楚国:楚地,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③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①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假的美丽景象。

    1. (1) 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愉当的一项是( )
    2. (2) 诗歌常常借助富有特征的景物表达情感。甲诗颔联与乙诗《渡荆门送别》中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均借“云”“月”抒怀。请依据诗句,完成下表。

      篇名

      景物

      诗人情感

      《江汉》(杜甫)

      《渡荆门送别》(李白)

      层云

      明月

  • 1. (2023八上·龙岗期末) 欣赏古诗文既要感知作者情怀,又要了解写作手法。欣赏下面诗歌,选出对其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蒌蒌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 诗歌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B . 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C . 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草木郁郁葱葱。 D . 尾联以抒情作结,间接抒发了故乡为暮蔼所隔而不见时,诗人生出的无限愁思。
  • 1. (2023八上·于洪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 , 千里暗尘。

    【注释】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至塞上》 “单车”“征蓬”“归雁”等词语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 . 《战城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C . 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甲诗描绘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D . 两首诗都描写了了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场面,赞扬了他们视死如归,报效君王的决心。
  • 1. (2023九上·钟山期末)  请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

    人生自是有诗意,曹操打胜仗时用“日月之行,①;②,若出其里”(《观沧海》)抒发自己阔达的胸襟;李白离家远游时用“③,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书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杜甫科考失利时用“会当凌绝顶,④”(《望岳》)来激励自己;刘禹锡悲痛怅惘时用“⑤,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自己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白居易春游时用“⑥⑦”(《钱塘湖春行》)直接抒发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范仲淹被贬后仍用“⑧⑨”(《岳阳楼记》)来表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艾青在国难当头时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⑩……”(《我爱这土地》)抒发自己对祖国真挚的情感……无论处在何种境遇,文人总能用诗文书写自己的诗意人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