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各 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书上元夜游》)

    【注】①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②过:指苏轼的小儿子苏问。③韩退之:即韩愈。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 (4)  吕叔湘曾评价苏轼的文章:“或直抒所怀,或因事见理,处处有一东坡,其为人,其哲学,皆豁然呈现。” 请结合两篇选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 (2023七上·游仙期末)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①⑤② C . ⑤③④①② D . ⑤①③④②
  • 1. (2024·云南开学考)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B . 《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赴边慰问将士途中所作,诗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山野深秋晚景图。 C . 《与朱元思书》由南朝梁吴均所著,该文抒发了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D . 《钱塘湖春行》生动描绘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春光,是一首唱给春日和西湖的赞歌。
  • 1. (2024八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阴 ,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 ,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 , 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 ,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明亮洁白的样子。③《招隐》:左思写的表达隐居乐趣的诗歌。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shàn):今浙江嵊州市。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③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念:竹柏影也   盖:

      ③经宿方       至:④人问其     故: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 (3) 【甲】文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 (4) 【甲】【乙】两文都写了月色、月夜,描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 1. (2023八上·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至此置酒,已五醉其下矣。山上多老枳木 , 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节选自苏轼《记游定惠院》,有删改)

    注: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枳木:也称枸橘,果实可入药。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每岁盛开,必携客至此置酒。

    4. (4) 甲文画线句,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个句子的妙处。
    5. (5) 结合甲乙两文及苏轼的人生经历,分析苏轼“闲”的具体表现,从中感悟苏轼的人生态度。
  • 1. (2023八上·杭州期中) 文言文阅读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节选自《答谢中书书》)

    【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 , 多所取焉。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

    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选自《南史·隐逸下》,有删改)

    [注释]①故事:办事的制度、例行的事。②冠盖:指使者。

    1. (1) 请你参照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

      文言语句

      方法

      释义

      两岸石壁,五色

      基本词义组词法。“高峰入云”的“入”可解释为“耸入”。

      于是于句容之句曲山

      字典查询法。A.<动>停止。

        B.<动>住下。  C.<动>阻止。

      (只填字母)

      自恒欲

      成语推断法。如:避害就利。

      书问不

      异课勾连法。如《与朱元思书》:猿则百叫无绝

      武帝早与之游

      语境推断法。“诏许之”,根据句前“上表辞禄”,句后“止于句容之句曲山”,可推测为“答应”的意思。

    2. (2) 请用“/”给【乙】文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恩 礼 愈 笃 书 问 不 绝 冠 盖 相 望 屡 加 礼 聘。

    3. (3)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4. (4) 请你说说【乙】文最后一段陶弘景想借所画的两头牛表达何意?
  • 1. (2023八上·简阳期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婴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 (4) 下列句子中前后两句所写景物的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 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庄子,名周,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B .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由孔子及其弟子辑录而成。 C . 《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马说》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石壕吏》和《卖炭翁》均为安史之乱时期的名作。
  • 1. 文言文阅读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 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 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惜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婴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慌(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 (1)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③余告之

    2.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此吾故人陈懂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4. (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

    5. (5)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

      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