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孟子》

    1. (1) 青春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我们也许会遇到荆棘坎坷,但请记住“”,苦难能磨砺意志,增长才干。
    2.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告诉我们:人只有经历了磨炼,才能性格坚韧,增强才干。
    3. (3) 强调人都会犯错误,但要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久而久之就能找到正确的方法的句子是:
    4. (4) “”是孟子对治理国家的真知灼见。
  •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

    1. (1) 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2. (2) 孟子游历各国,发表“得民心者得天下”见解的句子是: 。
  • 1.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1. (1)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描绘了承天寺内月色澄明、疏影摇曳的透明境界。
    2. (2) 真正的朋友能于困境中给予对方慰藉。苏轼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面对宦海沉浮的悲凉,他劝慰好友:
  • 1. 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陶弘景

    1. (1) 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2. (2) “ ”一句俯仰结合,写出山高耸险峻,水澄澈清亮。
    3. (3) 动静结合,描写清晨景物,表现蓬勃的生命气息的句子是:
    4. (4) 自古以来,诗情常常由景触发,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借富有生机的“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的朝暮之景表达对人间仙境的痴迷。
  • 1. 三峡

    [北魏]郦道元

    1. (1) 直接描写三峡两岸山峰连绵之景的句子是:
    2. (2) 正侧面结合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的高峻连绵的句子是: 。
    3. (3) 读《三峡》,同郦道元一起欣赏三峡夏水“”水势浩大、流速急猛的特点。
    4. (4) 读《三峡》,郦道元带领我们感受夏季“”匹敌快马疾风的湍急流水。
    5. (5) 郦道元的《三峡》中用“”描绘出秋天凄寒、肃杀的特点。
    6. (6) 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 ”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7. (7)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句子是:
    8. (8) 郦道元《三峡》中引用的民歌“”不禁令人触景生情,肝肠寸断。
  • 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1. (1) 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2. (2) “”,借自然景物表达对春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欣慰之情。
  • 1.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1. (1) 《大鱼海棠》影片将场景设置在“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接的海洋深处”,有种如梦如仙境般的神秘感,用“”两句来形容这个场景是最合适不过的。
    2. (2) 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的句子是:。 
    3. (3) 引用典故表达自己要上下求索,寻找真理的志向的句子是:
  • 1. 赤壁

    [唐]杜牧

    1. (1) 借一件古物起兴,表达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的句子是: 。
    2. (2) “”,在慨叹历史的同时,诗人别出心裁地借用典故表达自己空有抱负却无从施展的无奈。
  • 1.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1. (1) “”,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到将士们同仇敌忾的壮烈情怀。
    2. (2) 写喷涌的鲜血渲染了战斗的惨烈的句子是:
    3. (3) 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 (4) “。”诗人借用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 1. 春望

    [唐]杜甫

    1. (1) 杜甫用“”突出春草掩映下的破败荒凉。
    2. (2) 家国遭逢兵乱,身边花鸟皆带悲情。表现诗人在离乱中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3. (3) 杜甫《春望》中的“”点明战火中难与家人通信的无奈愁苦。
    4. (4) “”,容颜的憔悴是对家国的忧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