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无题

    [唐]李商隐

    1. (1) 李商隐在《无题》中用“”两句写主人公的遭遇和心境,并以暮春景物的描写表现自己无穷的怅恨和惋惜。
    2. (2) “”一联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出了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3. (3) 在《无题》中,清冷的月光下诗人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
    4. (4) 运用蓬山、青鸟的神话典故,寄托自己对爱人情意深长的句子是:“。”
  • 1. (2024·金堂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各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心,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三章》)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4. (4) 下列内容属于两文共同点的一项是 ( )
  • 1. (2024·模拟) 阅读古诗, 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

      烂柯人: 

    2. (2) 诗中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 1. (2024九下·文山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用典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本诗哪一联属于用典,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 (2) 白居易《最赠刘二十八君》诗的中间两联写道:“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里透出对刘禹锡遭遇的什么情绪?刘禹锡在和诗中借比喻表现的是什么精神?
  • 1. (2024九下·东川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2.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 1. (2024·保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2) 同样经历贬谪,李白的《行路难》和这首诗有相似情感的抒发,请结合本诗的最后两联与李白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内容分析他们共同的情感。
  • 1. (2024·陈仓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小文打算为本词拍摄短片,请你帮他设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几句词的画面内容。
    2. (2) 在设计“欢饮达旦”这句的朗读时,同学们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应该用“热切高昂”的语调,有人认为应该用“舒缓低沉”的语调。请你结合词的内容和【链接材料】,给出朗读设计的建议并陈述理由。

      【链接材料】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谪居密州,与胞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这年中秋,词人对月畅饮,乘兴挥笔写下这首名篇。

  • 1. (2024·商南模拟) 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小文发现这首诗中多处写到数字,他想知道这些数字在诗歌中的作用,请你结合诗歌内容,举一例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
    2. (2) 小组同学搜集到了两幅书写颈联的书法作品,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结合字体特点及书写内容,说说哪一幅书法作品更符合诗句表达的情感。

              

      ①行书                        ②楷书

  • 1. (2024九下·常德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欢。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
    2. (2) “长风玻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 1. (2024·梧州模拟) 现代文阅读Ⅱ

    江北的雪

    朱明东

    ①一场洁白的盛典不期而至。

    ②朵朵雪花在空中缓缓地飘,慢慢地舞,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往下落。这就是哈尔滨江北的雪,江北冬日里声势浩大的雪。

    ③初识江北的雪是儿时的一个早晨。祖父端着一盆豆腐冒雪而归,一缕狂欢的风雪尾随热腾腾的豆香袭进屋内。透过结冰的窗户向外张望,漫天的雪花,像大雾在弥漫,像柳絮在飘飞,更像卷着浪花的海水在汹涌。房前房后,院里院外,银白一片。想出门,门却推不开。

    ④下雪前,母亲回娘家看姥姥。我想跟着去,母亲说:“好好做寒假作业,雪停了天晴了,妈就回来了。”那两天,雪花晶莹了我的梦。第三天早上,阳光透过霜漫的玻璃,将我从梦中暖醒。呀,雪住了,天晴了,妈妈要回来啦!我兴奋地穿好衣服跑出门。雪霁一片新色,满村的雪,满村的白。脚下的雪更厚实,踩在上面,雪会欢快地发出“咯吱咯吱”声。村西头那些老杨树上高高低低挂满了“棉絮”,微风一吹,枝头就一抖;再一吹,“棉絮”就落了一地。

    ⑤前方的路和田野连成了白茫茫一片。西北那边有姥爷家,母亲定会打那里返回来。眼睛望得有些疼,用手揉了一下再望,田野上有个红点正向这边移动。是母亲!母亲头扎围巾,一身红棉袄,挎着小竹篮,向我走来。

    ⑥孩子沉湎在深深的雪梦中,田野、山林、乡村和城镇静谧而安然。月光下,江北成了平静的海洋,到处闪动着银色的光。天蒙蒙亮,父亲领着我和哥哥去二十多里外的小镇赶集。脚下的雪更加厚实了,大大的雪爬犁滑行得越发自由。我和哥哥坐在爬犁上,父亲轻快地拉着。太阳升起来了,辽阔的江北大地新光浮跃,熠熠生辉。赶集回来,天近黄昏,去时还舒缓的田野忽然刮起了大风。风卷着雪刮过来,向我们起劲儿地冲击着。我和哥哥躲在父亲身后不敢往前走。父亲安慰道:“别怕,前面就到家了。”

    ⑦大雪小雪下了几十年,离家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故乡。曾被红棉袄映衬的田野,曾刮着风雪的江北大地,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新区。看,江北的雪片如鹅毛,纷纷扬扬;看,江北的雪轻轻盈盈,朵朵绽放。落在树上,树上开满了银色的花儿;落在人身上,人瞬间清爽;落在车上,车上就载满了力量;落在窗台上,窗台上就闪烁温暖的光。雪花有情,江北的大地朴实而热情。在这样的大地上,归乡的游子怎能不欣慰?

    ⑧在我看来,没有雪花的飞舞,江北大地就少了一份冬日独有的美感。江北,有飞雪迎春的信念,更有桃花盛开的期待。在冰雪大世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雪的无畏光芒。数十台造雪机一字排开,正以每小时三十立方米的速度与天然雪共同打造着江北的新童话。五光十色的冰灯引导着雪飞舞的方向,最美的摩天轮成为江北新地标,与江北美丽的夜色和星空融为一体。

    ⑨银的大地,银的楼宇,银的江岸,到处都是雪的欢腾。几个孩子在小区门前堆雪人打雪仗,活泼而热闹。我情不自禁地抓起一把雪,向湛蓝的空中抛去。顿时,片片银屑如蝶飞舞,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似在传递春的消息……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2月08日)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孩提时发生在江北雪天里的三件事情。
    2. (2)  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那两天,雪花晶莹了我的梦。

    3. (3)  请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着重号“·”标示出重读的词语,并说明这样标示的理由。

      看,江北的雪片片如鹅毛,纷纷扬扬;看,江北的雪轻轻盈盈,朵朵绽放。

    4.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列链接材料,谈谈《江北的雪》与《沁园春·雪》所蕴含的感情的异同。

      【链接材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节选自《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