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光明模拟) 下列各组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

    火焰出现黄色

    溶液中含Na元素

    B

    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引燃,盖上另一块干冰

    镁粉在干冰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O2不能扑灭金属镁引起的火灾

    C

    向K2S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 然后将产生的气体导入CuSO4溶液中

    CuSO4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Ka1(H2S)>Ka1(H2CO3)

    D

    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搅拌

    产生黑色“面包”

    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吸水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梅江模拟) 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绿色环保。如图所示为探究性质的微型实验,滤纸①~④分别浸泡了相关试剂,实验时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纸①先变红后褪色,体现了具有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 . 滤纸②、③褪色均证明具有还原性 C . 滤纸④上有黄色固体生成,证明具有氧化性 D . 若滤纸④上析出了固体,则在滤纸④上发生的反应转移了电子
  • 1. (2024·梅江模拟) 部分硫元素或铁元素的“价—类”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 d与足量a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 . g常用作涂料的红色颜料 C . 含2mol i的溶液最多吸收1mol b D . 常用d容器盛装c的浓溶液,因为d和c的浓溶液不反应
  • 1. (2024·顺德模拟) 部分含N和S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 可存在f→e→d的转化 B . b、e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 . a与Fe反应方程式为: D . 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f或e的浓溶液
  • 1. (2024·顺德模拟) 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呈橙色,呈黄色

    B

    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C

    低温石英()制作石英手表

    属于共价晶体,熔点高

    D

    用钨钢钻头给混凝土墙面钻孔

    合金硬度比其组成的纯金属低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顺德模拟) 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丰富。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铜和稀硝酸反应: B . 硫代硫酸钠中加入稀硫酸: C .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D . 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 1. (2024·承德二模)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卤水点豆腐,是因为卤水中的电解质使蛋白质胶体发生了聚沉 B . 能漂白丝绸,是因为其与丝绸中的有色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C . 维生素C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D . 镁棒用于电热水器防腐,是因为镁比铁活泼
  • 1. (2024·新余模拟) 工业上煅烧含硫矿物产生的SO2可以按如图流程脱除或利用。

    已知:途径I、II、III中均有空气参与;硫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含硫矿物粉碎有利于提高“煅烧”效率 B . 途径II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CaCO32CaSO4+2CO2 C . 途径III产生的SO3也可以用浓硫酸吸收 D . 1molX最多可以与1molNaOH反应
  • 1. (2024·茂名模拟) 可用于食品工业、农业、染料业等,以下进行其性质的探究。
    1. (1) 的制备

      实验室可用固体和75%硫酸制备 , 其化学方程式是:

    2. (2) 的收集

      为收集纯净的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e。

    3. (3) 的性质探究

      ⅰ)探究与水的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三颈烧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计算0~50s烧瓶内的变化速率

      ②ab段变化及溶液的pH减小,表明与水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该反应的产物不稳定,可通过以下实验证明,请补充操作填在表格横线中。

      操作

      100s内压强变化/kPa

      待烧瓶中压强稳定后,将其置于热水浴中,重新测定压强变化

      ,证明该反应产物不稳定。

      ⅱ)探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操作1: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猜想:能使品红褪色的含硫微粒可能为

      已知:品红是一种棕红色晶体状有机染料,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酸,溶液呈红色。

      ④实验设计:小组结合以上信息,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不是请完成表格。

      操作2

      现象

      不褪色

  • 1. (2024·茂名模拟) 部分含钠或硫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b、c均具有还原性 B . d、g、h中均存在共价键 C . a可与氧气一步生成d或e D . f一定可用做膨松剂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39页